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德政暴动
释义 Dezheng Baodong
德政暴动(卷名:外国历史)
Struggle for Benevolent Rule
  日本室町幕府时期农民以争取“德政”(废除债权债务关系)为主要目标的斗争。15世纪后,货币经济发展,封建统治者残酷搜刮农民,致使农民普遍贫困化,而经营高利贷业的土仓(当铺)、酒屋(酒坊)和某些寺院兼营的金融机关则在幕府的保护下,以抵押借款人土地及各种动产等为条件,实行高利贷款,使债务人倾家荡产。农民、城市贫民以及下级武士同高利贷者的矛盾十分突出。
  1428年,近江农民要求幕府发令取消债务,至1485年,农民暴动屡起,大多是“德政暴动”。暴动主要集中在京都、奈良地区。暴动者或迫使幕府和守护大名发布废除债权债务关系的“德政令”,或自行解除债权债务关系(私德政)。最初的暴动——1428年的山城暴动声势浩大,屡败幕府军,攻入京都,占领寺院,袭击土仓和酒屋,夺回抵押品,并烧掉典当契据。同年,大和北部的暴动者迫使拥有大和守护权的兴福寺发布“德政令”,规定抵押品退还原主2/3,无条件废掉5年以前的全部借据,勾销 1年以前的贡租欠帐。此后的数十年间,山城、大和等地均有大规模德政暴动发生,幕府基本上答应了暴动者的要求,足利义政执政期间(1449~1473)竟发布“德政令”13次。德政暴动沉重地打击了幕府和高利贷者,农民的生活处境得到一定改善。此后土仓、酒屋的资本逐渐转向手工业、商业和海外贸易,促进了日本经济的发展。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3:3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