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外国在华设厂权
释义 wɑiguo zɑi Huɑ shechɑngquɑn
外国在华设厂权(卷名:经济学)
manufacturing rights of foreigners in China
  中国近代史上外国在华的重要特权之一。
  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开放五口通商以后不久,外国即在广州、上海等通商口岸设立新式工厂。这些设厂活动,并无条约根据,因此当时中国政府有权查明禁止。1895年,中日两国签订的《马关条约》中,第一次规定“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根据“利益均沾”的片面最惠国待遇,其他帝国主义国家也都取得了在中国投资设厂的特权。
  外国在设厂权取得条约根据以后,又进一步要求特殊优惠待遇。在《马关条约》中,原已规定外国工厂所用机器的进口和工厂产品的内销,都享受与进口洋货同样的待遇,也就是进口机器只纳 5%的进口税,内销产品只纳 7.5%的出厂和内地通过税。这种优惠已经严重影响中国的税收和民族经济的发展,但是他们对此并不满足,又多方寻找各种减税的机会和借口。1902年英美烟公司在中国设厂制烟以后,就要求它的产品的出厂和内地通过税,比照中国手工土烟输纳,把应纳的税率由7.5%降低到2%以下。1905年清王朝被迫同意了这个非法要求。中华民国时期,1916年北洋政府制定卷烟税法,他们又以治外法权为借口拒不执行,一定要按照他们所同意的条件,方能举办。在国民党政府统治时期,英美烟公司在纳税方面仍享受许多优惠待遇,使得华商烟厂难以立足。其他外厂也有类似的情况。如外商纱厂在国民党政府统治时期,所纳统税相对于产值而言,仍大大低于华商纱厂。所有这些都是和设厂权联系在一起的。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3:3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