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挤压综合征
释义 jiya zonghezheng
挤压综合征(卷名:现代医学)
crush syndrome
  软组织发生严重挤压伤后产生的一系列症状,包括低血容量、肌红蛋白尿和高血钾、酸中毒等肾功能受损的表现。由骨筋膜室综合征发展而来。发生率约占严重创伤伤员的40%左右。既往在处理措施不完善时,患者往往因急性肾功能衰竭而死亡,本综合征又称为“挤压肾”。经深入研究后发现,挤压伤后大量肌红蛋白进入血流,会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这又与病程的进展密切相关,故称之为肌红蛋白血症。由于本病有其特征性表现,死亡率很高(一旦发生肾衰病死亡率在50%以上),自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一直受到普遍重视。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患挤压综合征的伤员几乎全部死亡,以后抢救措施日益进步,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病死率为90%,朝鲜战争中降至53%。
  发病机理  挤压综合征多发生在空袭、地震、事故时,房屋、矿井倒塌时。伤员被埋于废墟中,四肢或躯干肌肉丰富的部位遭受广泛的挤压伤后,会引起下述病理改变:①低容量,受伤部位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升高,大量血浆渗出至组织间隙,使血容量缩减,组织低灌流,造成肾、脑、肺等器官的功能失常,其中以肾脏最易受累。②毒素吸收,大量组织细胞的裂解产物和骨骼肌溶解后从红细胞膜或肌细胞释放的毒性物质进入血循环中,造成急性肾功能衰竭。由于肢体水肿,局部压力增高,阻碍血循环,肌肉组织进一步坏死、溶解,产生更多的毒素。③肾小管堵塞,细胞碎片、肌红蛋白等堵塞肾小管,使滤液减少,导致少尿或无尿。
  临床表现   重物挤压造成肌肉组织损伤或肢体肿胀,以后可有一段时期的失血性低血压,若出现“血色素尿”,则提示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的风险很大。随后。尿量减少渐至无尿,尿比重降至1.010左右,血钾上升,血尿素氮和血肌酐均升高。在挤压伤后,骨骼肌溶解时,血肌酐升高速度快于尿素氮,使血尿素氮和血肌酐的比值,下降到10以下。
  治疗  挤压综合征的治疗是复杂的,既要积极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又要妥善处理好受伤肢体,两者相互结合,才能奏效。
  ①  现场急救,是防止病情发展的关键,要及早解除重物的压迫,减少受压时间;受伤肢体要妥善制动,不宜抬高、按摩、热敷,以减少毒素吸收。
  ②  补充血容量,以纠正休克,改善微循环,可输血浆、输液体或饮用碱性饮料,防止酸中毒。
  ③  伤肢处理,肢体肿胀严重,并伴有血运障碍者,应早期切开减张。减张可改善肢体血运,避免肌肉缺血坏死;引流可防止有害物质的吸收,减轻肾脏的损害。一般不轻率截肢,因截肢并不能降低挤压综合征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仅在伤肢已基本无血运;或伤肢毒素吸收造成中毒症状较严重,经切开引流不能缓解、或伤肢合并特异性感染,如气性坏疽时,方考虑截肢。
  ④ 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处理,肾脏在缺血或肾毒素造成肾细胞损害足以停止尿液生成数日甚至数周以后,仍能完全恢复其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这种性能在其他器官比较少见。
  挤压综合征的肾衰竭即属此种情况。
  对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治疗措施,除了掌握液体平衡、纠正酸中毒,控制高血钾,注意维持营养外,主要依靠透析。疗法透析有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两种方法。是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急性肾衰的方法。通过透析可以排除毒性产物纠正酸中毒,排除过多的水和降低血钾,从而提高生存率,减少并发症。
  参考书目
 吴阶平、裘法祖等编:《黄家驷外科学》,第4版,人民卫生出版社,北京,1986。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29 5:37: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