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新印象主义
释义 xinyinxiɑngzhuyi
新印象主义(卷名:美术)
Néo-Impressionisme
  继印象主义之后在法国出现的美术流派。新印象主义的奠基人之一P.西涅克在其著作《从E.德拉克洛瓦到新印象主义》(1899)中,为新印象主义下定义说:“他们是自1886年以来发展了分割主义技术的人,分割主义用色彩和色彩进行光的混合,以此来表现自己的意图。”分割主义技术的目的,是采用光学原理将纯粹的色彩用小点块的方法,彼此相邻近地排列在画布上,以求得比在画板上进行色调混合的更高明亮度。所以新印象主义又叫作点彩派。
  新印象主义的出现和科学的迅猛发展有密切的联系。光学和色彩学的理论以及实验成果,有力地推动着包括绘画在内的造型艺术的观念和技术的发展。新印象主义画家们吸收了关于色彩对比以及颜色、色调并列所产生的混合效果的理论,认识到单纯色彩通过视觉的混合比色彩色素的混合更有艺术效果。此外,瑞士学者D.萨特的著作《美学概念及应用》(1865),强调科学在绘画创作中的作用,主张运用科学试验成果和建立法则,都促进了新印象主义的产生。
  新印象派的主要理论是:
  ①色彩的分割理论,即分割法。从光学原理看,分割法是色光的混合,能增加光量,提高反射率与明度。画家们在画面上使用纯色,不在调色板上调混颜色,这样,中间色是在观赏者(离画面有一定的距离)的眼中自然混合而产生的。
  ②主张色彩、线的表现性与情感的特质相结合,并从中概括和提炼出一种科学的法则。新印象派的画家们想用色度的对比(明与暗)、色调的对比(暖与冷)、线的变化(升与降)来表达愉快、安定、悲哀等感情。
  新印象主义既是印象主义的某些技法和科学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同时也是印象派(凭直觉、凭经验的写实主义)向古典主义(重法则、重理论、重秩序)的转化。
  新印象主义的代表是G.修拉、西涅克,参加新印象主义的有M.吕斯、H.-E.克罗斯和A.杜布瓦-皮耶等人。C.毕沙罗也曾参加新印象主义展览,并一度尝试用点彩法作画。新印象主义的理论还曾影响过V.凡高、P.高更、H.de图卢兹-洛特雷克、G.塞甘蒂尼。
  最早的新印象主义作品──修拉的《阿涅尔的浴场》于1884年5月在独立沙龙上展出。在这个展览会上,西涅克与修拉结为至交,二人成为新印象主义运动的倡导者。同年,修拉与西涅克等组织独立派艺术家协会,并于12月举行首次展览。修拉的代表作《大碗岛星期日的下午》,在这次展览会上展出。同年,22岁的F.费内翁创办《独立杂志》支持这一运动。1885年,西涅克介绍毕沙罗参加独立派艺术家协会。新印象主义的代表作还有修拉的《女模特儿》(1887~88)、西涅克的《圣特罗佩港的出航》(1902)。西涅克比修拉更加热衷于色彩的光学理论,他的《从E.德拉克洛瓦到新印象主义》一书,是这一派的理论著作。
  新印象主义把西方绘画史上的点彩法和分割法的因素加以发扬、光大,自成完备的体系,在历史上的功绩是不可抹煞的。新印象派的画给人以严谨的秩序感,自有一番情趣和境界。但是,新印象主义作为一种造型体系,有明显的缺陷,它离开客观自然,陷入主观化和概念化。这一派别的早期作品由于发掘了自然美,把这种美感通过一定的秩序和法则表现出来能使人醉心。但一旦脱离自然,沉湎于僵化的法则,作品就成了近似没有感情的图解。到20世纪初,新印象主义受到新的画风的抵制,逐渐走向衰落。
  参考书目
 R.L.Herbert,New-Impressionism,New York,SRGM,1968,E.C.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6:2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