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正碳离子 |
释义 | zhengtanlizi 正碳离子(卷名:化学) carbonium ion 带有正电荷的含碳离子,是一类重要的活性中间体,可用R3C+表示 (R为烷基)。正碳离子及其反应于20世纪20年代由C.K.英戈尔德等提出的。正碳离子可以认为是通过共价 C-C单键(见共价键)中一对电子的异裂反应而产生: R3C:X→R3C++X-式中X为卤素。所形成的正碳离子R3C+,带有一个正电荷,配位数为3,一般是平面结构(sp2杂化),另一空的p轨道垂直于该平面(见图)。 ![]() 单分子亲核取代反应(SN1) 叔溴化物在极性溶剂(醇-水)中容易与水发生取代反应而生成叔醇。这类反应分两步进行,第一步是叔溴化物的C-Br键在极性溶剂中发生异裂,生成正碳离子中间体(CH3)3C+: ![]() ![]() 单分子消除反应(E1) 正碳离子在一定条件下,例如在碱的存在下可经历β 位上氢的消除(见消除反应)而生成烯烃。例如,氯代叔丁烷在碱(NaOH)的醇溶液中经单分子消除反应生成异丁烯。第一步是C-Cl键断裂,形成(CH3)3C+,第二步是由于碱的存在,正碳离子的β位质子与碱反应而被脱掉: ![]() 烯烃的亲电加成 卤化氢或卤素等与烯烃发生加成反应时,中间经过正碳离子阶段。例如,溴化氢与异丁烯在极性溶剂中反应时,溴化氢中亲电的H+先进攻双键中电子密度较高的一端(1位),然后其Br-再与正碳离子结合: ![]() 有些正碳离子可发生分子内重排反应。例如,在频哪醇的重排反应中,第二步反应是醇的脱水,形成1位正碳离子,但是由于2位甲基迁移到1位,最终生成甲基叔丁基酮: ![]() 正碳离子重排的方向主要取决于生成正碳离子的相对稳定性。 参考书目 王积涛编:《高等有机化学》,人民教育出版社,北京,1980。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