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宋代寺观壁画 |
释义 | Songdɑi siguɑn bihuɑ 宋代寺观壁画(卷名:美术) temple paintings of Song Dynasty 指中国宋代佛寺、道观壁画。这一时期寺观壁画的创作规模,虽不及唐代,但亦有时代特色。 创作活动 五代时,中原战乱频起,后周世宗又实行灭法,不少前代寺庙遭到破坏。但中原地区仍有不少宗教画家从事壁画绘制,而地处长江流域的南唐、西蜀以及东南沿海的吴越地区内的寺观壁画创作尤为活跃。宋代统治者对佛教、道教均采取保护政策。宋初,南唐、西蜀两地的宗教画家相继来到开封,与中原的画家会合,形成一支庞大的壁画创作队伍。宋代寺观壁画虽无唐代之盛,但仍保持相当规模,如大相国寺、太一宫、上清宫、玉清昭应宫、宝箓宫、五岳观等由皇室主持绘制的壁画,规制尤为宏伟。 开封大相国寺为古代佛教名刹,始建于北齐天保六年(555),唐睿宗时重建,北宋自太宗至真宗时陆续加以扩建,达60余院,壁画皆出自名人手笔。如高益在大殿行廊左壁画《阿育王变相》、《炽盛光佛降九曜鬼百戏》(其中树石山水为燕文贵绘);高文进在大殿画《降魔变相》、《擎塔天王》,在后门东西壁画《五台峨眉文殊普贤变相》;王道真在大殿西门之南画《宝化十二面观音像》,大殿东门之南画《给孤独长者买祗陀太子因缘》;李用及、李象坤在大殿东门之北画《牢度叉斗圣变》;元霭和尚在西经藏院后画大悲菩萨等。另外见于文献记录者尚有王端、石恪、孙梦卿、高怀节、陈坦、王易等人也都曾在相国寺画壁,这些名作当时即受到重视。太宗时,高益所画壁画因年久剥圮,召命高文进、王道真等修补。英宗治平二年(1065),因大雨使汴河暴涨而形成水灾,相国寺部分壁画又遭淹毁,召命崔白、李元济等整修重绘。两次大规模壁画修复都是根据内府所藏壁画副本小样进行的。宋时相国寺除作为宗教场所外,还是百姓交易的市民云集之处,壁画内容虽仍为唐代流行之经变及佛像,但从记载中关于战争、乐队、斗法、降魔等情节来看,可知已有追求激烈热闹的情趣,借以取悦世人的成分,并更多地表现生活场景。高益画阿育王变相中战争场面,受到宋太宗的赞许,认为他深谙军事。高益在壁画中画乐队吹奏,其中弹琵琶者以拨掩下弦,与管乐器所奏四字音调不合,因而引起争论,后来有人申明拨掩下弦正好说明从上弦弹过(四字弦在上弦),反映了高益运思周密、技艺精湛,也体现了宗教壁画的世俗化倾向。相国寺壁画名闻域外,熙宁九年(1076)高丽国遣使崔思训带画工来开封临摹相国寺壁画携回。 宋代皇帝信仰并提倡道教,对道观修建不遗余力,其中真宗时为掩饰对辽战争中的屈辱行径而于大中祥符七年(1014)修成的玉清昭应宫,规模尤为宏丽。该宫修建中日夜不停,历经7年竣工。为了绘制壁画,集中了全国3000名画工进行考试,最后选拔出百余人,以武宗元、王拙为首。由于该建筑于仁宗天圣七年(1029)即在火灾中焚毁,文献中对壁画记载甚少,仅知张昉画三清殿高达丈余的奏乐天女,不经起稿奋笔立就;王拙画五百灵官及众天女朝元,是场面浩大、人物众多、形象丰富的巨作;庞崇穆画山水列壁,其林峦草竹、溪谷磴道及风云卷舒的微妙变化,也为人所称道。宋代其他道教宫观壁画亦多名作,如武宗元在洛阳上清宫画三十二尺帝像时,将赤明阳和天帝画成太宗赵光义的肖像,而使真宗惊异礼拜;武宗元与王兼济在中岳天封观画出队、入队,表现中岳大帝威风显赫的队伍的巨幅壁画也很有名。 唐代吴道子创立的画风仍为宋代宗教画家所继承和发展。宋初王瓘到洛阳北邙山老君庙临摹吴道子壁画,拂尘寻迹,认真揣摩,虽穷冬积雪亦不辍,他又舍短取长,融会变通,因而成为乾德(963~968))、开宝(968~976)时最享盛名的画家。孙梦卿,绰号孙吴生,学吴道子得其余趣,与武宗元齐名,尤精于大像。他们的艺术在当时颇享盛誉,但由于其画迹随庙宇坍毁而无存,以及文人对壁画匠师存有偏见,不屑加以评述,以至于在过去美术史著作中未受到应有的重视。 遗迹 宋代寺庙名工手笔皆已不存。敦煌莫高窟虽保存有少量宋代壁画遗迹,但其风格已趋衰微,水平远不及中原。现在残存的少量遗迹及粉本小样是考察此一时期壁画的珍贵资料。 1969年河北省定县发现2座宋代古塔塔基,地宫壁上皆有壁画。静志寺舍利塔基地宫(977)四壁皆有壁画。南壁门两侧绘天王,东壁绘梵王,西壁绘帝释,北壁正中绘写有“释迦牟尼真身舍利”字样的莲座牌位,牌位两侧各画5个弟子。净众院舍利塔地宫(995)北壁画释迦涅槃像及弟子哭泣呼号画面,东西两壁画奏乐天王部众行列。值得注意的是这处壁画上的人物形象及线描风格与相传吴道子《送子天王图》及武宗元《朝元仙仗图》有若干相似处,虽因绘于地宫不甚精细,但可看出吴道子画风对北宋寺观壁画的影响。 山西高平开化寺大雄宝殿东西北壁均保存北宋壁画。西壁中间为西方净土世界日月灯光如来及华色比丘尼、忍辱太子、转轮王舍身佛像,南侧为东方界喜王如来和须阐提太子本生。内容虽宣扬忍让、孝行及因果报应,但画中人物形象及生活景象都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宋代社会风貌,出现了航海、捕鱼、织布、耕作等场景,而且行笔遒劲流畅,构图严谨,具有吴派风范。 宋代寺观壁画多有副本小样,绘制前可供主持者审阅,以后既可作为修复壁画的依据,又是画工师徒传授画样的底本,现流传的武宗元《朝元仙仗图》及所谓《道子墨宝》均为粉本,也是研究壁画的重要资料。《道子墨宝》包括道教神祇、地狱变相及搜山图3部分,众多的神祇形象丰富而生动。搜山图追求热闹炽烈的艺术效果,尤能代表宋元之际道教壁画的风貌。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