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多动综合征
释义 duodong zonghezheng
多动综合征(卷名:现代医学)
hyperkinetic syndrome
  一类常见的儿童行为障碍综合征,曾称轻微脑功能障碍 (MBD)或注意缺陷障碍。主要特征是注意力难于集中、活动过多、冲动任性和学习困难,已成为教育与管理方面的难题。
  轻微脑功能障碍相当常见,国外的流行学调查表明,6~12岁学生中患病率一般在4~15%,国内各地报告的小学生患病率在3~4%。患儿中男孩远多于女孩,男女之比为4:1~9:1。这是一类主要发生于童年期的障碍,随着年龄增长,大部分症状会自行消失。
  关于MBD的诊断概念,还存着一系列的分歧意见,有人认为,MBD只是儿童行为障碍的一类表现形式,与其他行为问题常同时存在,因此无需另立诊断类别。但多数学者认为,MBD在症状表现方面相对自成体系,在病因与对药物治疗的反应方面也有其特色。理当成为独立的诊断单元。有人认为MBD一词是1940年代的“轻微脑损伤”(minimal brain damage)这一诊断概念演化而来的,名称本身就暗示着与轻微脑器质性损害有关,但实际上MBD患儿中具有轻微脑损害证据者不足20%,而大部分脑器质性损害并不表现为MBD的症状,因此名实不符。世界卫生组织1978年颁布的《国际疾病分类》第9版(ICD-9)采用多动综合征一名取代MBD,因为前者只是症状的描述性概括,不涉及病因。英国精神病学界主张这类诊断从严掌握,只限于指那些确系脑部器质性损害所引起,而又无智能缺陷的患儿。英国的代表性流行学调查中,多动综合征的患病率只占11~12岁儿童的1‰,就是这种诊断观点的反映。美国精神病学会1980年颁布的《精神障碍诊断分类手册》第三版(DSM-Ⅲ)采用注意缺陷障碍这一名称来取代MBD,理由是这类患儿100%具有注意缺陷,而其中的15~20%的患儿动作并不增多。
  病因和发病机理  尚未完全弄清楚,看来似乎是多方面的,因人而异,也可以一人多因。已发现的有关因素包括:遗传素质、神经递质功能失调、家庭环境不良、教养不当、精神创伤、大脑(特别是额叶)发育暂时延迟、小量铅中毒、水杨酸类药物及食品添加剂的副作用、母孕期或围产期或婴幼儿期脑部轻微病损或外伤等。
  临床表现  包括:①100%的患儿有注意缺陷,主动注意及被动注意都有障碍,注意集中的时间非常短暂,一般只能坚持几分钟,最长不超过15分钟,注意涣散,极易因外来刺激而分心。②约80~85%的患儿有活动过多,不择时地,整天动个不停,跑动攀爬,翻坛倒罐,上课时也不能收敛,专搞小动作,或撩惹他人,甚至在课堂里走动喊叫。③情绪不稳,冲动任性,稍不如意就哭闹叫骂;行动常带冲动性,事前不加思考,不顾后果;缺乏耐性,在游戏中也不能依秩序活动。④大部分患儿有学习困难,学习成绩不佳。其实患儿的智力并不差,学习成绩差的原因主要是注意缺陷。部分患儿有认知功能障碍与视觉运动协调障碍,造成临摹图画困难,阅读困难,拼音及书写失误。⑤常伴有品行不良行为,如说谎、逃学、离家浪游、打架斗殴等。⑥不少患儿有轻微和不恒定的共济失调、精细动作较笨拙等系统“软性”体征。30~50%的患儿有非特异性的脑电图异常。
  治疗  包括行为疗法、 药物疗法、教育等。对MBD患儿的教育常令人感到棘手,因为奖励与惩罚似乎都不起作用,尽管如此,热情关怀,耐心引导还是必要的。经常服用中枢兴奋药如哌醋甲酯、苯异妥英等对60~80%患儿有效,有助于控制症状,使患儿能专心学习。过了童年期以后,大部分症状会自行减轻与消失。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28 3:3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