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多年冻土地区筑路
释义 duo nian dongtu diqu zhulu
多年冻土地区筑路(卷名:土木工程)
road construction in permafrost region
  在土温低于摄氏零度和具有地下冰的条件下,地下形成一层能持续多年保持冻结状态的土称多年冻土。按冻土的总含水量和融沉系数,多年冻土分为:少冰冻土、多冰冻土、富冰冻土、饱冰冻土、含土冰层五类。
  含有一定数量的水或夹有冰层的多年冻土,由于筑路改变了它的水热条件,常出现一些不良的物理地质现象,如热融滑坍、融冻泥流和热融沉陷。热融滑坍可使路基边坡失稳,融冻泥流可掩埋路基,热融沉陷容易导致路基发生不均匀沉陷或水分向路基上部集聚而引起冻胀、翻浆。
  多年冻土的层上水(多年冻土上部界限以上的地下水)由于季节融冻层上层冻结时,其下未冻结的水具有承压性质,往往将其上的冻层顶起形成隆丘,并在其内部不断聚积冻结形成冻胀丘(季节冻胀丘也可由分凝作用形成,多年生冻胀丘则由冻结层下水补给而形成)。当承压水突破地表,冻结堆积即成冰锥(冰锥的水源也可来源于河水、泉水)。路基底的冻胀丘和冰锥往往使路基鼓胀,引起路基路面的开裂与隆起;还可掩盖道路,堵塞桥涵,使构筑物发生严重变形;当冻胀丘、冰锥融解后路基又发生不均匀沉陷。路基附近的冻胀丘、冰锥掩埋路基会造成阻车。
  中国有高纬度冻土,也有高原冻土和高山冻土,不仅类型多,而且变化大。中国在冻土地区的筑路实践证明:根据冻土温度、冻土类型、道路等级、路面要求以及施工期限等情况,可以采用不同的设计原则。为了保证路基稳定,必须正确选择设计原则:①保护多年冻土的原则,适用于饱冰冻土和含土冰层地段和富冰冻土地段而公路等级较高时。②破坏多年冻土的原则,适用于少冰冻土和多冰冻土地段并按一般路基设计,而当富冰冻土地段融化后不致发生过量沉陷时也可按此原则。
  冻土地区的路基应有足够的填土高度,并仔细搞好取土、排水的设计与施工,以避免冻胀、翻浆、热融滑坍、热融沉陷和冻胀丘、冰锥等病害。在有厚地下冰的地段,应尽量避免挖方、低填和不填不挖断面,否则应采取专门的隔热防融、基地换填等措施;在铺筑沥青路面时,应注意采取措施以防黑色面层吸热而产生新的热融沉陷。
  中国多年冻土区面积约215万平方公里,占全国面积的22.3%。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东北大、小兴安岭及西部高山等地。50年代,中国修建了兴安岭林区的铁路,青藏公路及新疆天山公路,为多年冻土地区筑路积累了经验。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6:2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