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宋锦
释义 Songjin
宋锦(卷名:文物 博物馆)
Song Brocade
  用彩纬显色的丝织物。宋锦有两种含义:一是指宋代由官府锦院主持生产的织锦,二是指明、清时期由苏州织造府主持生产的宋式锦。
  宋代官府锦院主持生产的宋锦以四川成都的蜀锦最著名。北宋在成都设转运司锦院,到南宋改为茶马司锦院,所产蜀锦花式繁多。据元代费著 《蜀锦谱》 记载,有土贡锦、官诰锦、臣僚袄子锦以及输送去广西、黎州、叙州、南平军、文州交易的锦和较贵重的细色锦。其花式有:八达晕、盘球、簇四金雕、葵花、六达晕、翠池狮子、云雁、大窠狮子、大窠马打球、双窠云雁、宜男百花、七八行锦、玛瑙锦、天下乐、青绿瑞草云鹤、青绿如意牡丹、真红穿花凤、真红宜男百花、真红雪花毬路、真红樱桃、真红水林禽、鹅黄水林禽、紫皂缎子锦、真红天马、真红飞鱼、真红聚八仙、真红六金鱼、真红及四色或二色湖州百花孔雀和大孔雀锦、秦州细法及中法真红锦。元代戚辅之《佩楚轩客谈》记载蜀有十样锦:长安竹、雕团、象眼、宜男、宝界地、天下乐、方胜、狮团、八达晕、铁梗襄荷。宋代织锦实物出土至罕,仅在苏州虎丘云岩寺塔发现几件五代时的织锦。但前述宋代蜀锦花式,有些可在明锦中找到。
 
 


  明清时期中国丝织生产的中心已经转移到江南地区,织锦生产以苏州最有名。苏州织锦织工精细,更因花色具有宋代典雅的遗风而得“宋锦” 之名。清康熙年间,有人从江苏泰兴季氏家购得宋代《淳化阁帖》十帙,揭取其上原裱宋代织锦22种,转售苏州机户摹取花样,并改进其工艺进行生产,苏州宋锦之名由是益盛。此时苏州宋锦用双经轴将地经与特经(纹经)分开,以地经织经面斜纹或平纹的地组织。特经每隔二、三、六根地经牵入一根,在花部与纹纬平织或织成纬斜纹,无花处织入背面,用以固结浮纬。纬丝由长织梭与分段换色的短跑梭配合,从而达到色彩丰富的效果。苏州宋锦根据工艺的粗精、用料的优劣、织物的厚薄及使用性能,又分为重锦、细色锦、匣锦 3种。
  重锦是明清宋锦中最贵重的品种。选用优质熟色丝、捻金线、片金线,在三枚斜纹的地组织上,由特经与纹纬交织成三枚纬斜纹花。花纹一般用很多把各色长织梭来织,在某些局部用短跑梭配合。例如北京故宫博物院保存的清康熙“云地宝相莲花重锦”,地经和特经是月白色的,长织纹纬用墨绿、浅草绿、湖蓝、玉色 (带有蛋青色的白)、宝蓝、月白(极浅的浅蓝)、沉香(发黄的棕色)、黄色、雪青 (浅青莲色)、棕黄、粉红、浅粉、白色、捻金线等14把长织梭与1把大红色特跑梭(每隔一段距离才织的 )来织制,色彩绚烂壮观,这种重锦是宫廷制作铺垫及陈设的用料。
  重锦也用来织制绘画挂轴和佛像画,如辽宁省博物馆保存元代织成的仪凤图轴、西藏布达拉宫保存的清代织锦弟斯桑结嘉措像、北京故宫博物院保存的清代乾隆《彩织极乐世界图轴》等。《彩织极乐世界图轴》高448厘米,宽 196.5厘米。从画心到宝相花装饰的幅边及上下裱首和绶带部分,均为通幅长跑梭所织,在石青地子上用大红、木红、粉红、水粉、深蓝、月白、葵黄、鹅黄、米黄、桔黄、墨绿、浅绿、玉色、黑色、白色、茄紫、雪灰、赤圆金、黄圆金等19把长织梭织出 278个不同神态的人物。画幅中段织出佛、弟子、菩萨、力士、伎乐天人等。下段织九品莲池、转生人物,上段是庄严富丽的建筑配景。人物和建筑都用平涂设色,细线勾勒。在对比色衔接的地方运用3层或4层退晕的方法,外浅内深逐层过渡,取得整体的协调。
  细色锦的组织与重锦相似,也采用特经来结接纹纬和背组织。地经与特经的配置有3∶1、6∶1、2∶1等3 种。多以分段换色的短跑梭来织主花,用长跑梭织花叶枝茎或花的包边线及锦地几何纹。花纹色彩有时多达20余种,按照花纹分布来变换颜色,有“活色”之称。
  匣锦又称小锦,常见的组织有两种:一种配有特经,经斜纹地,纬斜纹花;另一种是不用特经,而在不规则六枚经缎纹地上起长纬浮花。匣锦纹样多为小型几何填花纹或小型写实形花纹。纬丝一般用两梭长跑纬与一梭短跑纬作纹纬,另有一梭地纬。经纬配置稀松,常于背面刮一层糊料使其挺括,专作装裱囊匣之用。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3:2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