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朱载堉 |
释义 | Zhu Zaiyu 朱载堉(1536~1611)(卷名:物理学) 中国明代律学家、历算家。字伯勤,号句曲山人,明宗室郑恭王厚烷之子。著有《律历融通》(1581年作序)、《律学新说》(1584年作序)、《律吕精义》(1596年作序),及《律吕正论》、《嘉量算经》、《圣寿万年历》等书,他的大部分著作收集在《乐律全书》中。 朱载堉是“新法密率”也就是后来称为“十二平均律”的理论首创者。这个理论及其计算方法在他的《律历融通》、《律学新说》和《律吕精义》等书中均有阐述。可见他完成“新法密率”的理论及计算当在1580年以前。“新法密率”的主要科学贡献:一是创造了以弦律为主的十二平均律,二是采用“异径管律”的方法,提出了解决管口校正的新途径。这两个贡献是16世纪声学的重大成就之一。 “新法密率”的梗概是:朱载堉设黄钟律长为 1尺,倍黄钟则为2尺。倍黄钟的开平方得倍蕤宾律长,即 ![]() ![]() ![]() ![]() 根据朱载堉“异径管律”,可知前人仅认为律管只有长短不同,而无管径不同,这是不精确的;实际上,不仅不同律管其管径很难一致,即使同一律管,其左右两部分的管径也略有差异。因此,在制作各种律管时采用相同管径的方法,势必加大空气柱与管长之间的差距。在计算管口校正数方面,朱载堉利用了这种不同管径的特点来达到缩小空气柱与管长不一致的问题。根据他的研究结果得出,在一个八度音程中按音高次序排列的十二个律管的管径构成了以 ![]() ![]() ![]() 朱载堉的管径计算法曾得到人们的实验证实,但也有人认为还有细徽的误差。 朱载堉制造了一种定音用的弦乐器,叫做“律准”。上面的徽位是按十二平均律的数据确定的。他还分别以 ![]() ![]() 参考书目 刘复:十二等律之发明者朱载堉,《庆祝蔡元培先生六十五岁论文集》,上册,北平,1933。 杨荫浏撰:《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上、下册,人民音乐出版社,北京,1981。 李纯一:朱载堉十二平均律发明年代辨证,《音乐研究》,第3卷,1980。 戴念祖:朱载堉及其对音律学的贡献,《自然科学史研究》,第3卷,第4期,1984。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