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机动飞行 |
释义 | jidong feixing 机动飞行(卷名:航空 航天) maneuvers 飞行状态(速度、高度和飞行方向)随时间变化的飞行动作,又称机动。单位时间内改变飞行状态的能力称机动性。飞行状态改变的范围越大,改变状态所需的时间越短,飞机的机动性就越好。这是评价军用飞机性能优劣的主要指标之一。从飞机运动轨迹看,可分为在铅垂面内、水平面内和三维空间的机动飞行。飞机作曲线机动飞行时需要有向心力。若航迹弯曲向上或在水平面内弯曲向左或向右,升力应大于飞机重力。通常把机动飞行时飞机升力与飞机重力的比值称为法向过载。机动性能高的飞机能承受较大的过载。航迹弯曲向下时,法向过载小于1。 铅垂面内的机动飞行 典型的机动飞行动作有:平飞加(减)速、俯冲、跃升、筋斗。 平飞加(减)速 反映飞机改变水平飞行速度的能力。平飞时如果发动机推力大于飞机阻力,就使飞机加速;反之就使飞机减速。为了缩短加速时间,必须加大油门或使用发动机加力装置(或使用火箭加速器)。为了缩短减速时间常关小油门,并打开减速板,或采用反推力装置。 俯冲 飞机将位能转化为动能、迅速降低高度、增大速度的机动飞行,作战飞机常借以提高轰炸和射击的准确度。俯冲过程分为进入、直线和改出俯冲三个阶段(图1)。 ![]() 跃升 飞机将动能转化为位能、迅速增加高度的一种作战用的机动飞行。在给定初始高度和速度的情况下,飞机所能获得的高度增量越大,完成跃升所需的时间越短,跃升性能越好。跃升的航迹与俯冲相反。跃升轨迹也可分为进入、直线和改出三个阶段。跃升时通常用发动机的大推力状态(使用发动机加力装置或火箭加速器),以便最大限度地爬升并保持足够的飞行速度。飞机进入跃升时的速度越大,跃升终了时的速度越小,跃升高度就越高。但跃升终了速度不能过低,以免发生失速或失去操纵等危险。 筋斗 飞机在铅垂平面内作轨迹近似椭圆、航迹方向改变360°的机动飞行(图2)。 ![]() 水平面内的机动飞行 典型的机动飞行动作是盘旋,即飞机连续转弯不小于 360°的飞行。分定常和非定常盘旋两种。飞机作定常盘旋时,运动参数,如飞行速度、高度、迎角、滚转角和侧滑角等都不随时间而改变。无侧滑的定常盘旋称为正常盘旋。正常盘旋常用来衡量飞机的方向机动性。盘旋一周所需的时间越短,盘旋半径越小,方向机动性就越好。非定常盘旋时,速度、滚转角等都随时间而变,又称加力盘旋。 飞机开始正常盘旋时,必须先偏转副翼,使飞机向一侧滚转,于是升力在水平方向的侧向分量形成飞机转弯的向心力(图3 )。 ![]() 随着高速飞机的发展,飞机盘旋性能逐步恶化。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的飞机盘旋半径为数十米,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为数百米,80年代高速飞机达到数千米。 空间机动飞行 同时改变飞行速度、高度和方向的飞行,适用于空战。常见的有斜筋斗、战斗转弯、横滚、战斗半滚等。 斜筋斗 在与水平面成一角度的斜平面上的筋斗。实际上是把盘旋和筋斗结合起来的空间机动飞行动作(图4)。 ![]() 战斗转弯 同时改变飞行方向和增加飞行高度的机动飞行(图5 )。 ![]() 横滚 飞机绕机体纵轴滚转的机动飞行动作。这时,基本保持原运动方向,高度改变很小。按滚转角大小可以分为半滚(滚转180°,然后转入其他动作)、全滚(滚转360°)和连续横滚。按滚转角速度可分为急横滚(完成横滚时间短)和慢横滚(完成横滚时间长)。 战斗半滚 又称半筋斗反转。飞机先作筋斗动作,但在到达顶点时筋斗停止,并作半滚而转入正常飞行。它可以使飞机掉转航向并获得较大的高度增量(图6 )。 ![]()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