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天花
释义 tianhua
天花(卷名:现代医学)
smallpox
  天花病毒引起的烈性传染病。主要表现为严重的全身中毒症状和循序成批出现的斑疹、丘疹、疱疹、脓疱等皮疹,最后常遗留瘢痕。曾在全世界流行,传染性强、病死率高,对人类危害极大。幸存者的面部经常遗留麻斑。自从广泛接种牛痘以来,天花发病率明显降低,至1960年以后,天花在中国停止传播。1980年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天花已在全世界彻底消灭,这是人类消灭的唯一传染病。随着天花的彻底消灭,全世界已停止接种牛痘。但天花仍可能重新流行,这是由于:①目前还有少数实验室保存天花病毒;②某些动物病毒与天花病毒很类似,如猴痘病毒虽主要在猴群中传播,少数情况下也可传播给人;白痘病毒虽也仅见于野生动物,但与天花病毒非常相似,能在人类引起流行;③在民间还保留人痘材料(天花病毒)的可能性尚难完全排除。对此需保持警惕。
  病原体  天花病毒为DNA病毒,属痘病毒科,可在鸡胚绒毛尿囊膜和人羊膜细胞等组织培养细胞中生长,因此可用培养的方法分离天花病毒以辅助诊断。本病毒在体外生活力较强,故容易通过污染的衣物、玩具、食品、尘埃等传播,但不耐湿热。蒸汽消毒法、紫外线及常用的消毒剂能将其杀灭。天花病毒有两种毒株,一种是天花病毒,毒力较强,引起典型天花;另一种是类天花病毒,毒力较弱,引起轻型天花(类天花),天花病毒经呼吸道粘膜侵入人体,经病毒血症后播散至全身各脏器、组织。
  临床表现  潜伏期10~14日。起病急骤,中毒症状较重,突然寒战、高热(体温急骤上升至39~41℃)、头痛、四肢和腰背酸痛、高度无力、恶心呕吐、表情痛苦、结膜充血等,2~3日内上述症状达高峰。部分病人尚可出现少量麻疹样、猩红热样、荨麻疹样或出血性前驱疹,1~2日内消退。至病程第3~4日,体温下降,自觉症状减轻,头面部开始出现皮疹,以后向下蔓延,1~2日内遍及全身。皮疹初为红色斑疹,迅速转为圆形丘疹,直径2~4mm,质坚实,深藏皮内。病程第6~7日,丘疹变为多房疱疹,周围隆起,中心凹陷呈脐状,以后疱疹内液体逐渐混浊,周围有红晕,体温逐渐增高。病程第8~9日,疱疹转为脓疱,周围红晕更明显,全身皮肤红肿、疼痛,体温继续增高,呈脓毒血症表现,可有肝脾肿大、神志模糊或狂躁。同时眼结膜、呼吸道、胃肠道、泌尿道粘膜出现炎症和小溃疡,引起畏光、流泪、咳嗽、声哑、咽痛、吞咽、大小便疼痛等症状。病程第10~12日,体温下降,全身症状逐渐消退,脓疱开始干涸。病程2周末结成黄绿色厚痂。病程3~4周末痂皮脱落,半数患者遗留瘢痕。如果皮肤损害仅侵犯表皮,痊愈后可不留瘢痕,若皮肤损害较深,侵犯真皮,则痊愈后必然遗留瘢痕,由于面部皮脂腺较多,损害较重,瘢痕明显,故病人多有麻脸。天花皮疹的特点是:分布对称,呈离心性,以头面及四肢等暴露部位为多,躯干部较少。而且同一部位常处于同一发展阶段,即同是斑疹或同是疱疹或结痂。这些特点与水痘显然不同,水痘的皮疹呈向心性分布,以躯干较多,四肢较少。皮疹先后分批出现,即同一部位皮肤常同时有斑疹、丘疹、疱疹和结痂。未种过牛痘的天花患者,约90%以上有上述典型表现。此外尚有轻型和重型天花。轻型天花多发生于已有一定免疫力(如种过牛痘)或感染了毒力弱的病毒株(类天花病毒)的患者。重型者多发生于抵抗力较弱者,病死率较高。天花患者常发生皮肤、粘膜的继发性细菌感染,如丹毒、蜂窝组织炎、皮肤脓肿、中耳炎、全眼球炎、喉炎、支气管炎,重者可发展成败血症、骨髓炎、化脓性脑膜炎等。个别患者可发生肾炎、睾丸炎、脑脊髓炎。
  诊断  凡未接种过牛痘而又接触了天花病人且在10~14日内发病者,全部可考虑本病,如果再出现典型皮疹,即可诊断。确诊需进行实验室检查:①刮取丘疹或疱疹的基底组织涂片,检查天花病毒包涵体。②取疱疹、脓疱液或痂皮研碎后的悬液,用高价免疫血清检测天花病毒抗原。③取患者的鼻咽分泌物、血液、疱疹液或痂皮悬液进行病毒分离。血清学试验(血凝抑制试验、补体结合及中和试验)亦有助于诊断。
  防治  采用对症和支持疗法。卧床休息;足量的水分和营养;保护皮肤粘膜清洁,避免继发感染。亦可输新鲜血或注射抗天花球蛋白以增强抵抗力。预防主要是种痘和疫情监测。疫情监测是对疑似天花、猴痘等进行检测,发现可疑病人立即上报。病人需隔离至全身痂皮脱净,隔离期至少到发病后40日。接触者立即种痘并隔离检疫观察21日。对发现天花地区的居民,应进行普遍种痘并在交通要道实行交通检疫。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8:2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