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巴尔干半岛
释义 Bɑ'ergɑn Bɑndɑo
巴尔干半岛(卷名:军事)
Balkan Peninsula
  欧洲大陆东南部的半岛,南欧三大半岛之一。西濒亚得里亚海和伊奥尼亚海,东滨黑海,北界多瑙河中下游和萨瓦河,南濒爱琴海和马尔马拉海,包括阿尔巴尼亚、保加利亚和希腊的全部领土,以及南斯拉夫、罗马尼亚和土耳其的部分领土。面积约50万平方公里。人口约4500万(1980)。半岛东隔黑海海峡连结小亚细亚,南越地中海直达非洲,为欧、亚、非三洲的交通要冲,扼控黑海通往地中海的咽喉,战略地位重要。
  半岛大部为山地(约占总面积的十分之七)。主要山脉有:西部沿海的狄那里克阿尔卑斯山脉,西北—东南走向,纵贯半岛,主峰耶泽尔察(在阿尔巴尼亚北部)海拔2693米;东北部的巴尔干山脉,横亘保加利亚全境,主峰博特夫,海拔2376米;南部的罗多彼山脉,沿爱琴海岸呈东西走向,穆萨拉峰海拔2925米,是半岛的最高峰。多山间盆地,巴尔干山以南有马里查河盆地、登萨河盆地。东北部为多瑙河下游平原。半岛地表切割强烈,形成一些谷地,交通干线多沿谷地通过。从中欧来的铁路沿摩拉瓦河和瓦尔达尔河谷直通塞萨洛尼基,沿马里查河通伊斯坦布尔。除多瑙河和萨瓦河外,其他河流大多短小,水流湍急。海岸线异常曲折,长达9300公里,多良港。主要城市有贝尔格莱德、索非亚、雅典、伊斯坦布尔、地拉那等。南部和沿海为地中海型气候,北部是大陆性气候。年降水量西部约1000~1500毫米,东部1000毫米以下,南部500毫米以下。平均气温:1月南部11℃,北部-2℃(山区低于-5℃);7月南部26℃,北部22℃。有辽阔的森林和牧场。铜、铅、锌、铬、铝土、天然沥青的储量丰富。
  巴尔干半岛开发历史悠久,南部是古希腊文化的发祥地。公元前2世纪以后,曾先后被罗马、拜占庭、奥斯曼等帝国所统治。奥斯曼帝国的统治长达500余年,其间半岛人民曾进行了一系列反奥斯曼帝国统治的斗争。从19世纪起,沙俄渴望打通南下地中海的通道,奥地利企图向南扩张通向亚得里亚海,英、法则要保护通往印度洋和远东的交通命脉,因而半岛成为俄、奥、英、法激烈争夺的地区,多次发生战争,有“欧洲火药库”之称。主要战争有:1828~1829年和1877~1878年两次俄土战争,1912~1913年和1913年两次巴尔干战争。战争使半岛各国的对立及列强间的矛盾加剧,于1914年以奥匈帝国皇储弗兰茨·斐迪南在萨拉热窝被刺为导火线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半岛各国都被卷入战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半岛曾被德、意法西斯占领,各国都进行了反法西斯的斗争。战后半岛诸国建有多处军事基地。海军基地有:南斯拉夫的斯普利特、科托尔湾;阿尔巴尼亚的都拉斯、发罗拉;保加利亚的瓦尔纳、布尔加斯;罗马尼亚的康斯坦察;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希腊的比雷埃夫斯、塞萨洛尼基。空军基地有:阿尔巴尼亚的地拉那;罗马尼亚的康斯坦察;保加利亚的索非亚、托尔布欣;南斯拉夫的卢布尔雅那、尼什、斯科普里等。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28 22:4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