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心律失常
释义 xinlü shichang
心律失常(卷名:中国传统医学)
cardiac arrythmia
  心脏自律性异常或激动传导障碍所引起的心动过速、过缓或心律不齐的病证。属于中医心悸、怔忡、胸痹等病证之范畴。
  《内经》有关于心律失常的临床症状及脉象的描述。汉代张仲景《伤寒论》:“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该方一直延用至今,是治疗心悸的有效方剂。唐代孙思邈《千金要方》提出因虚致悸的观点,宋代严用和《济生方》认为惊悸是“心虚胆怯”所致,金代成无己指出心悸发生的原因不外“气虚”、“停饮”两端,元代朱丹溪认为惊悸与怔忡均因血虚所致,清代王清任对瘀血导致心悸又作了补充。现代对此病的诊断、辨证论治规律的探索,以及在常用药药理作用的阐发、专方专药的研究等方面都取得了进展。
  病因病机 心主血脉,若心血不足,心气亏虚,或兼夹痰饮、瘀血等,均可导致心律失常。其主要病因病机有:①心虚胆怯。心主人之精神意识活动,胆有决断的功能,若劳倦、精神刺激等导致心虚胆怯,则心不能自主,惊悸不安。②心血亏虚。心赖血养,若思虑过度,伤及心脾,或亡血失精,或久病体弱,均可使心失所养,因而悸动不安。③心气不足。心脏赖气维持生理功能,推动血液的运行,若心气不足,血运失常,则心失所养而悸动不安。此外,心气不足,亦可使血行不畅,饮停不化,而成心脉瘀阻、痰饮内停之证,呈现虚实夹杂之象。④阴虚火旺。若房劳过度,或遗泄频繁,伤及肾阴,或肾水素亏,水不济火,邪火上扰心神,可致心悸不安。⑤饮停瘀阻。脾胃阳虚,不能蒸化水液,聚为痰饮,上凌于心,可发生心悸。若感受风寒湿热邪毒,传犯心包,亦可引起心悸。
  辨治 心律失常以心之气、血、阴、阳亏虚为本,痰饮、瘀血为标。兼见惊悸,不寐,焦虑,胸闷者,常须心胆同治;伴见精神抑郁,或烦躁,胁痛,口苦,头痛者,治心必兼治肝;伴见腰酸肢冷,阳痿,遗精者,须心肾同调;伴见食少,胸闷,头晕,便溏者,又当心脾兼顾。
  由于心主血脉,故脉诊对心律失常的辨证有很大的参考价值。一般脉虚大无力者,为心气不足,伴见脉迟,心阳亦虚;脉细者,心血不足,细而兼数,阴血亏虚;兼结脉,为气血虚不能续,或痰瘀阻滞;兼代脉,为脏气衰微;脉沉迟,阴寒之象;脉涩,多为有瘀;脉滑,为痰阻之象。
  常见证型有:①心悸,善恐易惊,夜难安寐,恶闻声响,胸闷食少,舌苔白,边腻,脉细滑,属心虚胆怯,治宜益气养血、镇惊安神,可用十味温胆汤加减。②心悸头晕,面黄少华,舌质淡红,苔白,脉细,属心血不足,治宜补血养心,可用归脾汤加减。③心悸气短,头晕乏力,易汗,舌苔薄白,脉虚大无力,属心气不足,治宜补益心气,可用保元汤加味。④面色苍白,气短,畏寒,四末欠温,心悸不安,舌质淡,苔白,脉沉细,或虚数,属心阳不足,治宜益气温阳、安神定悸,可用参附汤加龙骨、牡蛎、山萸肉。⑤心悸不宁,虚烦少寐,手足心热,舌红少苔,脉细数,属阴虚火旺,治宜滋阴降火,安定心神,可用天王补心丹加减。⑥心悸气短,胸痛彻背,舌苔白腻,脉弦滑,属痰浊阻滞,治宜通阳化浊,可用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味,夹瘀血者,酌加失笑散、桃仁、红花。⑦心痛时作,胸闷短气,舌质暗或有瘀点、瘀斑,脉涩,属瘀阻心脉,治宜活血化瘀,可用血府逐瘀汤加减。
  现代对心律失常的治疗,有根据临床症状进行辨证施治的;也有以一方为基础,加减用药的;也有进行专药研究的;也有用中药制成注射剂给药的,均取得不少成绩。如苦参、生地、黄芪、冬虫夏草等抗心律失常均有较好的疗效;中药制成的当归注射液、丹参注射液、川芎嗪注射液、青皮注射液、参麦针剂、参附注射液、丽参注射液等的应用,缩短了给药时间,对急重症的抢救有重要意义,值得进一步研究与探讨。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4: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