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周期性瘫痪
释义 zhouqixing tanhuan
周期性瘫痪(卷名:现代医学)
periodic paralysis
  一组与钾离子代谢异常有关的疾病,临床特点为反复发作性的骨骼肌弛缓性瘫痪或力弱,持续数小时至数周不等,发作间期完全正常。部分病例有家族史,这称为家族性周期性瘫痪。伴发于甲状腺功能亢进、肾病或其他代谢性疾病的发作性瘫痪称为继发性周期性瘫痪。
  根据瘫痪发作时的血清钾水平可将周期性瘫痪分为三种临床类型,即低钾型、高钾型和正常钾型周期性瘫痪。其中以低钾型周期性瘫痪最常见。
  低钾型周期性瘫痪  欧美的病例多有家族史,属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中国则以散发病例多见,男性多于女性。
  本病发作时血清钾降低,肌细胞内钾含量增高,可能由于细胞膜上钠泵的活性极度增强,使细胞内钾浓度增高,导致细胞膜过度极化,引起肌无力或瘫痪。碳水化合物大量进入体内,可促进钾离子转入细胞内,从而诱发周期性瘫痪。已证明本型与胰岛素有关,因胰岛素有促进各种细胞转运钾的功能,故静脉注入葡萄糖可使胰岛素分泌增加而诱发肌无力;反之,用氯苯甲嗪阻断胰岛素释放,就不致诱发肌无力。
  本病多在青少年期发病,随年龄增长而发作次数减少。诱发因素包括过度劳累、饱餐、寒冷、焦虑等。一般多在夜间发病,患者醒来后发现四肢无力或完全不能活动,但神志完全清楚。肌无力常由下肢开始,后延及上肢,两侧对称,以近端较重。呼吸、吞咽、咀嚼、发音、眼球活动等常不受影响,但严重病例也可累及呼吸肌甚至造成死亡。膀胱、直肠括约肌功能正常。部分病例发作时出现心率缓慢、室性早搏、血压上升等。发作一般持续6~24小时,有时可长达1周以上。发病前可有肢体酸痛、感觉异常、口渴、多汗、少尿、潮红、嗜睡、恶心等。肌力恢复时往往最早瘫痪的部位先恢复,在恢复过程中可伴多尿、大汗、肌肉酸痛和僵硬。本病在发作间期一切如常。发作频率不等,一般数周或数月发作一次,个别病例每天一次,也有的数年一次甚至终生仅发作一次者。
  发作期血清钾往往低于 3.5mmol/L以下,最低可达1~2mmol/L。但血钾水平与瘫痪程度不一定成正比。心电图检查可呈典型的低钾性改变,U波出现,P-R间期、Q-T间期延长,QRS波群增宽,S-T段降低,T波平坦,偶见传导阻滞,心律不齐。肌电图检查显示在发作早期运动单位(单个脊髓前角运动细胞及其传出神经所支配的所有肌纤维)电位的波幅降低,数量减少,症状进展时重收缩的运动单位进一步减少;完全瘫痪时运动单位电位消失,电刺激无反应。神经传导速度正常。病肌组织学检查,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见肌细胞空泡变性,组织化学染色证实空泡内含有糖原样物质。电镜下可见肌小管聚集,肌浆网扩张,形成空泡,内有糖原颗粒。发作间期完全正常。
  根据临床特点及实验室检查本病不难诊断。对可疑患者可令其口服葡萄糖100g,或以25%葡萄糖500ml加胰岛素 8~16单位静脉滴注后观察症状变化及心电图改变以助确诊。本病需与酮固醛增多症,失钾性肾炎,肾小管酸中毒,长期呕吐、腹泻等引起的继发性血钾降低而导致的肌无力相鉴别。此外,钡中毒、棉酚中毒等也可引起低钾和发作性肌无力,可借病史予以鉴别。甲状腺功能亢进可并发周期性瘫痪,故对骨骼肌弛缓性瘫痪患者应常规检查甲状腺功能以进行鉴别。
  本病发作时应及时补充钾盐。轻型者可顿服10%氯化钾或10%柠檬酸钾(枸橼酸钾)40~50ml,24小时内再分次给予60ml。24小时后仍未恢复者可继续口服上述药物30~60ml/d,直至好转。对严重病例可用15%氯化钾20ml于等渗糖盐水 500~1000ml中静脉滴入,密切观察临床和心电图变化。必要时24小时后可重复1次,同时口服钾盐和螺旋内酯。为预防发作在间歇期建议患者进低钠和高钾饮食,口服氯化钾1~2g/d,分3次服。醋氮酰胺250mg每日3次也有预防作用。
  高钾型周期性瘫痪  本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中国少见。多在儿童或青少年时期发病。往往在剧烈活动后休息时发病。病因及发病机理不明。肌肉力弱常从下肢开始,随后波及躯干、上肢,严重者可累及颈肌和眼外肌。发作持续时间短暂,约30~60分钟左右,也有持续 1小时以上者。发作时若加强活动可促使力弱或瘫痪加速恢复。不断运动常可预防发作,但一旦休息瘫痪又可复发。发作频率不等,多者1天数次,一般数周或数月1次,年轻者发作频率高于年长者,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活动量的减少,发作次数也减少以至停止。如果发作频繁可遗留永久性力弱和近端肌萎缩。寒冷、饥饿、情绪不佳、妊娠、全身麻醉以及服用激素和钾盐均可诱发本病。部分病人可伴有肌强直,常发生于肌无力发作时,有的仅在肌电图检查时出现肌强直放电。肢体放入冷水中易出现肌肉僵硬,故本病又称为肌强直性周期性瘫痪。
  发作时血清钾高于正常水平,但也有的病例在正常范围。对可疑病例可令其口服钾盐,使血钾达 7mmol/L,这血钾水平对正常人无影响,但对本病患者必然诱发瘫痪。发作时血钙水平也降低。心电图呈高钾性改变,个别病例出现心律失常如二联律或阵发性心动过速等。肌电图在肌肉完全瘫痪时显示电静息,无运动单位电位。在轻度力弱时运动单位电位时限缩短、数目减少,可出现肌强直样电活动。
  本病应与醛固酮缺乏症、肾功能不全、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和药物性高血钾引起的瘫痪相鉴别。
  发作时一般不需治疗。对病情严重者可以静脉注射10%葡萄糖酸钙10~20ml,或10%葡萄糖500ml加胰岛素10~20单位静脉滴入。发作间期为预防发作可给予高碳水化合物饮食,勿从事剧烈活动,避免受寒冷刺激。也可口服乙酰唑胺、双氢氯噻嗪、或二氯苯二磺胺以帮助排钾。预感发作时摄入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药,必要时10分钟后重复一次,往往可避免发作。
  正常钾型周期性瘫痪  又称钠反应性正常血钾性周期性瘫痪。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罕见,多见10岁以前发病,两性均可罹患。常在夜间或清晨醒来时发现四肢或部分肌群瘫痪,常累及小腿肌或肩臂肌等,也可累及面部表情肌,甚至引起发音不清、呼吸困难等。瘫痪或力弱持续时间较长,一般在10天以上。轻者持续3~4天,重者可达数周。发作时可伴有轻度感觉减退。本病患者常极度嗜盐,限制食盐摄入或补钾可诱发。血清钾水平正常,肌肉活体组织检查可见线粒体增大、增多、肌浆网纵管系统扩大,肌小管积聚。发作时大量生理盐水静脉滴入可使瘫痪恢复。间歇期口服9-α-氟氢可的松和乙酰唑胺可能预防或减少发作。
  参考书目
 吕传真等:《骨骼肌疾病》,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上海,1987。
 M.Swash  &  M.S.Schwartz(eds), Neuromuscular Diseases,2nd ed.,Springer-Verlag,London,1988.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6:3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