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日晷
释义 rigui
日晷(卷名:天文学)
sundial
  利用一根表投出的日影方向和长度以测定真太阳时的仪器。“晷”字的古义是太阳的影子。汉代以及后来很长的时期内把圭表测得的太阳影长也称为“日晷”。大约元、明以后才把测天体的方位以定时刻的仪器称为“晷”。明末以后,作为测时器名称的“日晷”才流行于世。中国日晷起源于圭表。日中时,表影指向正北的瞬时为正午,即当地真太阳时十二时正。《史记·司马穰苴列传》中有“立表下漏”的记载,可见远在春秋时代就用表来测定时刻了。但用这种方法一天里只有一次机会得到读数,因此它只能用于校正漏刻的快慢。后来发明了把时角坐标网通过表顶投影到一个平面上,这样白天无论何时都能从太阳的影子来得到时刻读数。这种仪器就是日晷。日晷的部件包括一根表(称为晷针)和刻有时刻线的晷面。
  日晷按晷面安置的方向可以分为地平日晷、赤道日晷、立晷(晷面平行卯酉面)、斜晷(晷面置于任何其他方向)等。晷面也可以制成半球面形,晷针顶点处于球心,就是球面日晷。如果在晷面上按当地的地理纬度和节气刻制13条节气晷线(冬至夏至各一条,其余每两个节气用一条),则从表影的方向和尖端的位置可以测定节气和时刻,这种日晷叫节气日晷。


  中国日晷的早期历史尚不清楚。十九世纪末和二十世纪初先后在内蒙、洛阳等地发现了几块秦汉时代的石板。在正方形的平面上刻有大小两个同心圆。大圆上每隔1/100圆弧的地方刻有一个浅孔,共69孔。每孔向内刻有一条辐射线,到小圆周为止。圆心刻有一略大的深孔。这种石刻合于中国古代把一天分为100刻的时刻制度,所以有些人认为它是一种日晷。但是,它们是地平日晷还是赤道日晷,一直有不同意见。也有人认为它们可能不是日晷,而是一种置于地平面上,用来测定方向或方位角的仪器,不过可以用作正午的漏刻校正器罢了。
  第一个明确可靠的日晷记载是《隋书·天文志》所载隋开皇十四年(公元 594年)鄜州司马袁充发明的短影平仪。这是一种地平日晷,晷面圆周均分为12辰。圆心立表。袁充测定了不同节气里太阳走过一辰所需的时间,载列为表。但因每个时辰的时间长度相差悬殊,未被后人采纳。
  关于赤道日晷,据清代梅文鼎说,他家乡安徽宣城有一具唐制日晷,但并无其他文献佐证。明确的记载初见于南宋曾敏行《独醒杂志》卷二,其中说到他的族人曾瞻民(字南仲)发明了“晷影图”。所述结构和后世赤道日晷基本相同,不过晷面是木制的。后世改用石质晷面,金属晷针,以求经久,称为员石欹晷。今北京故宫等处还保存有一些清代制造的石质赤道日晷。
  元代郭守敬创制的仰仪,兼有球面日晷的作用。后来朝鲜、日本制作的仰釜日晷则把仰仪中心的璇玑板等取消,改成尖顶的晷针,成为纯粹的球面日晷。
  节气日晷以及其他各种形式的立晷、斜晷等大概都是明末来华的欧洲耶酥会士传入中国的,或由中国学者学习刚传入的欧几里得几何学之后自己再创作的。明末天启年间(公元1621~1627年)陆仲玉著有《日月星晷式》一书,介绍了各种类型日晷的制作法,并涉及测星、月用的星晷和月晷。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3:2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