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审计
释义 shenji
审计(卷名:经济学)
auditing
  由独立的机构和人员对被审单位的会计记录、会计报表和其他经济资料及其所反映的经济活动是否真实正确、合规合法和经济有效进行审查,并作出公正评价的一项经济监督活动。
  产生和发展  审计产生于经济监督的需要。审计有由国家机构进行的政府审计(即官厅审计)和由社会上执业会计师进行的民间审计。早期的审计为官厅审计,实际上是一项财政监察工作;现代意义的审计,还包括民间审计在内。
  在中国,审计作为一项经济监督工作,源远流长。据《周礼》记载,早在西周时期就设有宰夫官职,执掌“考其出入,而定刑赏”的职权,是为中国官厅审计的滥觞。秦汉时期设御史大夫,兼管上计之职。“察计簿,疑非实者,按之,使真伪毋相乱”《汉书·宣帝纪》。秦汉以前,审计工作只见于官吏职掌的记述。隋唐以后,开始设独立的审计机构,如隋唐时期的比部,行审计之事;北宋时在太府寺内设“审计司”,南宋时一度设审计院,是为中国审计用语的开端。元、明、清各代,取消了专职审计机构,审计职权由都察院、科道的官员执掌。至于完整的审计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则开始于中华民国时期。1912年北洋政府在国务院下设审计处。1914年改为审计院,直属大总统,并颁布了《审计法》。1928年国民党政府设立审计院,直属国民政府,同年公布《审计法》;1931年改为审计部,隶属于监察院。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组织和革命根据地先后建立了审计机构,并制定了一些审计法规。1925年,省港罢工委员会下设审计局。1933年12月和1934年2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分别规定了地方审计委员会和中央审计委员会的组织和职权。1939年2月设立陕甘宁边区政府审计处,并制定了略具雏形的审计制度。
  在西方,处于封建社会时期的一些欧洲国家,也设有审计机构。如法国在资产阶级革命前,就设有审计厅;1256年路易九世曾下令,命各官吏送其计算书到巴黎接受审计人员的审查。在前资本主义时期,审计虽有发展,但限于皇家的官厅审计,而民间审计的发展则是在资本主义兴起以后。最早在英国出现了以查帐为职业的民间执业会计师。以后,随着股份公司的发展,财产所有权与经营管理权的分离,为了维护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利益,由执业会计师组成的民间审计组织有了较大的发展,1853年苏格兰的爱丁堡出现了世界上第一个会计师协会。但当时的英国民间审计,大多采用以全查为特征的详细审计,实际上是对全部会计记录和会计报表的复核。20世纪以后,审计的发展中心转移到美国:在30年代前,为适应短期信用的发展,出现了以证明企业信用和分析企业偿债能力为目的的资产负债表审计;30年代初,由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大批企业破产,致使投资者十分关心企业经营的盈亏,进而出现了以证明、分析企业获利能力为目的的损益表审计;国家以法令规定,凡股票在证券交易所买卖的公司,其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必须经过执业会计师的审查签证,从而使财务报表的审计有了法律的依据,也进一步推动了审计工作的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西方经济的发展,竞争更趋剧烈,为了加强单位内部的经济监督,实行事前控制,审计又有了新的发展。现代审计突破了由外部审计人员进行事后查帐的传统模式,发展为外部审计与内部审计并重,事后审计与事前审计并重。审计的范围和内容,也从财务活动扩展到经营管理活动,并注重对经营业绩和效益的审查,从而出现了业务审计、管理审计等概念。审计的作用,则从查错防弊的防护性作用向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提供建议的建设性作用扩展。此外,重视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审查,确定审计重点,采用抽查的方法,也是现代审计的特点。
  特征  审计具有独立性、权威性和公正性。其中独立性是审计的基本特征,也是审计监督有别于会计监督、财政监督、税务监督、信贷监督等其他经济监督的主要标志。在政府审计中,审计的独立性主要表现在:国家审计机关必须独立于被审单位以外,组织上不受被审单位的管辖;审计人员的任免受国家法律的保护;审计机关依法独立行使国家授予的审计监督权,其他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干涉。在民间审计中,执业会计师居于委托人与被审计人以外的第三者地位,依法对审计事项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为了维护审计的独立性,审计机关和人员只执行经济监督的职责,而不承担或参与被审单位的其他经营管理工作。
  工作程序  实施审计监督,要运用特有的方法,并遵循一定的工作程序。在政府审计机关确定被审单位以后,或民间审计组织接受委托明确审计事项以后,审计工作可以分三个阶段进行:①审计前的准备阶段。包括了解被审单位的情况;审查和评价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程度和执行情况;确定审查的范围和重点;配备审计人员;制定审计方案和实施计划等。②审计的实施阶段。包括对会计凭证、帐簿、报表和其他有关的资料进行核对、审阅和分析,向有关单位和人员查询取证,盘点查对实物,以及运用顺查、倒查、抽样审计等技术方法进行审查,并按时做出审计记录、填写审计工作底稿等。③审计的终结阶段。包括依据国家法令、制度和有关标准对审查结果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提出处理意见,出具审计报告书或证明书报送有关单位,并做好审计资料的归档工作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审计制度   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在国务院设立审计署,县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设立审计局。审计机关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不受其他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审计机关依照法律规定对国务院各部门、地方各级政府、财政金融机构、企业事业组织等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进行审计监督。中国现行的审计种类有:①以审查会计凭证、帐簿、报表是否真实正确,财政、财务收支是否合规合法为主要内容的财政、财务审计。②以审查企业生产经营成果、基本建设投资效果和行政、事业单位资金使用效果为主要内容的经济效益审计。③以审查违反财经法纪为主要内容的财经法纪审计。在中国,国家审计机关是实施审计监督的领导部门和主导力量;部门、单位内部设立的审计机构,是国家审计的基础力量,内部审计工作也是部门、单位内部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由经国家批准的注册会计师组成的会计师事务所等社会审计组织,则是国家审计的辅助力量。国家审计机关、部门单位内部审计机构和社会审计组织,三者在实施审计监督中相互配合,构成一个完整的审计监督体系。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28 19:3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