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宣夜说
释义 xuanyeshuo
宣夜说(卷名:天文学)
  中国古代的一种宇宙学说。据《晋书·天文志》记载:“汉秘书郎郗萌记先师相传云:‘天了无质,仰而瞻之,高远无极,眼瞀精绝,故苍苍然也。譬之旁望远道之黄山而皆青,俯察千仞之深谷而窈黑,夫青非真色,而黑非有体也。日月众星,自然浮生虚空之中,其行其止皆须气焉。是以七曜或逝或住,或顺或逆,伏见无常,进退不同,由乎无所根系,故各异也。故辰极常居其所,而北斗不与众星西没也。摄提、填星皆东行,日行一度,月行十三度,迟疾任情,其无所系著可知矣。若缀附天体,不得尔也。’”由此可见,宣夜说认为,所谓“天”,并没有一个固体的“天穹”,而只不过是无边无涯的气体,日月星辰就在气体中飘浮游动。因此,宣夜说是中国古代一种朴素的无限宇宙观念。
  宣夜说的历史渊源,可以上溯至战国时代的《庄子《。《庄子·逍遥游》:“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就用提问的方式表述了自己对宇宙无限的猜测。也是战国时代,道家中的宋钘和尹文一派就提出了朴素的元气学说,把宇宙万事万物的本原归结为“气”。这“气”,可以上为日、月、星辰,下为山、川、草、木。同时,名家的惠施,又提出了“至大无外,谓之大一;至小无内,谓之小一”的朴素的无限大和无限小的思想。这就为宣夜说的宇宙无限观念奠定了基础。
  宣夜说的进一步发展,认为日月星辰也是由气组成的,只不过是发光的气,如《列子·天瑞篇》所说:“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三国时代宣夜说学者杨泉又进一步说:“夫天,元气也,皓然而已,无他物焉。”他认为银河也是气,并从中生出恒星来。他说:“气发而升,精华上浮,宛转随流,名之曰天河,一曰云汉,众星出焉。”(《物理论》)在思辨性的自然哲学中,这种猜测是十分精辟独到的。作为一个宇宙结构体系,宣夜说没有提出自己独立的对于天体坐标及其运动的量度方法。它的数据借自浑天说。这是宣夜说在一千多年内不能得到广泛发展的重要原因。
  参考书目
 郑文光、席泽宗著:《中国历史上的宇宙理论》,人民出版社,北京,1975。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3:4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