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大洋化假说
释义 dayanghua jiashuo
大洋化假说(卷名:大气科学 海洋科学 水文科学)
oceanization hypothesis
  大洋地壳起源的假说之一。认为大陆地壳可以演变为大洋地壳,原先的陆地可以转化成为洋盆。苏联学者В.В.别洛乌索夫是此观点的代表。
  大洋化假说将地壳的形成与演变归因于地球物质的多层性垂直分异作用,提出地壳的发展有着两种不同的方向。一是原始地球通过泛地槽作用生成硅铝质的花岗岩层即大陆地壳,称为花岗岩化作用,它持续到古生代末中生代初,当时花岗岩层覆盖整个地球;另一是陆壳崩解,生成玄武质大洋地壳,称基性岩化作用,它始于古生代末或中生代初。
  假说认为,大洋化作用过程是:在花网岩地壳(即陆壳)形成的过程中,释放热量的放射性元素向上迁移,壳下物质出现普遍的相对冷却,由于冷却的不均匀导致壳下物质的不均匀沉陷和强烈的破裂,地幔的基性、超基性岩浆沿断裂大规模上涌,渗透到地壳中。大陆地壳被基性和超基性岩浆包围,遭到崩解和熔蚀,被分割成岩块。岩块受热,发生强烈变质,排出水分,导致密度增大。变重的岩块逐步脱离地壳并沉入地幔中,其位置被升上来的地幔物质所占据,大洋地壳便随之形成,原先的陆地遂转化成洋盆。现代大陆不过是原始大陆遭到大洋化作用破坏后残留下来的较大碎块。
  大洋化假说强调大洋的形成与陆壳垂直沉陷有关,这与主张陆壳张裂、扩张生成大洋的板块构造观点恰好对立。不少学者认为大洋化作用证据不足,甚至认为陆壳不可能转化为洋壳。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29 0:2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