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波斯古经
释义 Bosi Gujing
《波斯古经》(卷名:哲学)
Avesta
  古代伊朗宗教琐罗亚斯德教(祆教)的根本经典。音译《阿维斯陀》,原意为 “知识”、“谕令” 或“经典”。最早编于公元前 4世纪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末期,但在希腊亚历山大大帝征伐波斯时遭到焚毁,仅存 1卷。3 世纪初,安息王朝的伏洛奇薛斯重新收集和整理,把流传的内容用文字记录下来,这个工作直到萨珊王朝的沙布尔 2世(309~380)执政时才完成,其辑成21卷。现有的《阿维斯陀注》是 9世纪以后用帕拉维语(钵罗婆语)翻译和写作的,由若干分散的经典汇集而成,分为6个部分:①耶斯那,即祭祀书,祭司向神供献祭品时所唱的赞歌,是阿维斯陀的主体部分。其中第28~32、40~51、53章等17章为《伽泰》,即《神歌》,是整个经的最古部分,主要是用韵文的体裁写成。它所使用的语言、韵律、格式与《波斯古经》的其他部分不一样。很多学者认为它是公元前 6世纪上半期或中期甚至更早时期的作品。②维斯帕拉特,即众神书。③维提吠达特,即驱魔书。④耶斯特,即赞颂书。⑤库尔特,即短的赞歌集或祈祷书。⑥其他零星和断片的颂歌。从内容看,该经是伊朗古代宗教神话、哲学、传说、史诗、法律、历史等的汇集,有些内容在琐罗亚斯德教以前就已出现。《波斯古经》在宗教哲学方面提出了善恶二元论的思想,认为在太初的时候,有着光明与黑暗、善与恶对立的神灵,它们各自具有不同的德性,两者进行了殊死的斗争,结果善神终于战胜了恶神。该经在叙述善恶的斗争中,提出了神话的宇宙观和历史观。它把历史的进程划分为4 个时期,阐述了神灵世界、物质世界、人类产生的经过,探索了人的自由意志及思想、语言和行为三种活动的后果,提出了灵魂不灭、善恶报应、末日审判等说教。这些思想对摩尼教、基督教的异端及希腊罗马哲学都有影响。祆教在 6世纪上叶传入中国后,它的思想和信仰在中国也有所反映。《波斯古经》在13世纪初被译成梵文,嗣后又被译成欧洲多种文字。它对于研究琐罗亚斯德教、伊朗和中亚的历史和文化、比较宗教学和比较语言学都有重要价值。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5:5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