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杉梢小卷蛾
释义 shanshao xiaojuan'e
杉梢小卷蛾(卷名:农业)
Polychrosis cunninghamiacola
  鳞翅目(Lepidoptera)卷蛾科 (Torticidae)昆虫。以幼虫蛀入杉木嫩梢顶芽,造成多头、无头或偏冠等现象,并可使干形扭曲,严重影响树木生长和材质。
  成虫体长4.5~6.5毫米,翅展12~15毫米。触角各节背面基部杏黄色,端部黑褐色。下唇须杏黄色,向前伸,第2节末端膨大,外侧有褐色斑,末节略下垂。前翅深黑褐色,基部有两条平行条斑,向外有X形条斑,沿外缘还有一条斑,在顶角和前缘处分三叉状,条斑都是杏黄色,中间有银条。后翅浅黑褐色,无斑纹。卵长0.5~1毫米,扁圆形,乳白色,后变淡黄色,孵化前变成黑褐色。幼虫体长 8~10毫米。头、前胸背板及肛上板棕褐色。身体紫红褐色,每节中间有白色环。头部侧面有两块深色斑,一斑位于侧单眼中间,另一斑位于其后方。蛹褐色,腹部各节背面有两排刺,前一排较大,后一排较小(见图)。分布于福建、江西、浙江、贵州、四川等杉木产区。每年发生代数因地而异,一般4~5代,以第2~3代为害最烈。以蛹在枯梢内越冬,翌年3月下旬至4月初羽化产卵。第1代幼虫4月中旬至5月上旬出现,第2代幼虫发生于5月下旬至6月上旬,第3代幼虫从6月下旬至7月中旬为害最烈。第4代幼虫8月上旬至9月中旬发生,第5代幼虫则在9月下旬至11月上旬。由于发生迟早不同,且第2、3代幼虫及蛹均有滞育现象,因此有明显的世代重叠。10月上旬至11月中旬幼虫化蛹越冬。成虫集中在上午羽化,羽化后第二天傍晚交尾,隔天下午产卵。卵多产于新梢针叶背面主脉边缘,平均产卵量60粒左右。幼虫共6龄,初龄幼虫取食嫩梢顶端嫩皮或叶肉,3龄后转移并钻入嫩梢为害。幼虫一生为害2~3个梢头,对10年生以下的杉木为害最烈。防治方法包括冬季剪除被害梢,对各代幼虫2龄前或越冬代及第1代成虫用敌百虫粉、杀螟松防治,在4月上旬、5月下旬、 6月下旬多代产卵期释放松毛虫赤眼蜂、澳洲赤眼蜂,以及采取营造混交林的造林方法等。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3:2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