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河西走廊
释义 Hexi Zoulɑng
河西走廊(卷名:军事)
Hexi Corridor
  因地处黄河以西,形如长廊,故名。又称甘肃走廊。位于今甘肃省西北部,补连山以北,龙首山、合黎山、马鬃山以南,东起乌鞘岭,西迄疏勒河下游。东南—西北走向,长约1000公里,宽100~200公里,最窄处仅几公里,面积约11万平方公里。为古代中原通往西域的重要通道,历代王朝屯戍重地。
  走廊为一狭长槽形地带,地势自东向西、自南向北倾斜。大部海拔1000~1500米,焉支山(即大黄山)、黑山坐落其间,将走廊分成三个盆地,盆地间有峡口、隘路通连。谷水(即石羊河)、弱水(即黑河)、籍端水(即疏勒河)等内流河系,分别流经各盆地。东部和中部盆地、绿洲、沙漠、戈壁间布,水草丰足,人烟聚集。西部盆地、砂碛、戈壁较多。走廊南侧祁连山地,峰崭连绵,巍峨陡峻,海拔多在4000米左右,终年积雪,难以攀越,仅有大斗拔谷(即扁都口)、当金山口等隘口,可南出青海。走廊北侧龙首山、合黎山、马鬃山为一列断续山,山势低平,海拔1500~2500米。沿合黎山以西的黑河河谷可北出居延泽(今内蒙古额济纳旗附近),直达漠北。
  河西走廊秦为月氏国地。汉初被匈奴冒顿单于占据,阻断汉与西域诸国的联系。汉元狩二年(公元前121),武帝派骠骑将军霍去病率师进击河西,大败匈奴浑邪王、休屠王后,在河西设四郡(武威、张掖、酒泉、敦煌),置两关(阳关、玉门关),筑长城,建寨堡,徙民屯田,强固边陲。此后,相继收降西域30余国,开通中原与西域之间的往来,河西走廊遂成为“丝绸之路”的重要地段。东晋至南北朝时期,先后为前凉、 后凉、 北凉、南凉、西凉等国割据地区。唐建中二年(781)至咸通二年(861),走廊曾被吐蕃占据。宋天圣至景祐年间,河西为西夏所占。元统一中原后,属甘肃中书省。明洪武五年(1372),征虏大将军冯胜下河西,在酒泉之西,建嘉峪关,修缮长城,设甘肃镇,以统戍防。今河西走廊为甘肃省工、农、牧业基地,有甘新公路、兰新铁路经过。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3:4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