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段祺瑞 |
释义 | Duan Qirui 段祺瑞(1865~1936)(卷名:中国历史) ![]() 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清廷召段入京任第二军军统,驰往湖北镇压革命。旋署湖广总督并任第一军军统兼领湖北前线各军,驻孝感。南北和谈期间,段于1912年初秉承袁世凯意旨率北洋将领四十六人,两次电促清廷退位。3月,袁世凯继孙中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任命段祺瑞为陆军总长。1913年,段一度代理国务总理,调兵镇压二次革命。此后又署理湖北都督兼领河南都督,调集豫、鄂、皖等省军队镇压白朗起义。1915年5月,他因不满袁世凯自为帝制,称病辞职。护国军兴,袁于1916年 3月22日被迫取消洪宪帝制,请段复出,任参谋总长。4月,段代徐世昌为国务卿兼陆军总长。6月,袁世凯死,黎元洪继任总统,段任国务总理兼陆军总长,掌握北京政府实权。北洋军阀逐渐分化为直、皖两系,段是皖系的首领。总统黎元洪非北洋出身,为段所轻视,府(总统府)院(国务院)之间的权力之争,日渐加剧。1917年因对德宣战问题发生冲突,黎下令免去段的总理职务,段则策动督军团倒黎。张勋以调解黎段冲突为名,带兵进京拥清废帝溥仪复辟。张勋复辟乱平,黎被迫去职,段迎原副总统冯国璋代理总统,自任总理,但拒绝恢复《临时约法》和国会。同年9月孙中山联合滇、桂等省实力派,在广州成立护法军政府,反对北洋军阀统治。段决定对南方用兵,推行武力统一政策,受到冯国璋为首领的直系的阻挠,11月段被迫辞国务总理和陆军总长职务,但他策动督军团主战,迫冯请段复出和对南方用兵。当北洋军占领湖南衡阳后,直系将领吴佩孚于1918年8月接连发出罢战主和通电,并攻击段政府的亲日卖国政策,直皖矛盾加剧。9月冯国璋代理总统期满下台,安福国会选举徐世昌任总统,段亦去总理职专任参战督办。1920年7月直皖战争爆发,皖军败北,段去职移居天津。此后,段与奉系张作霖及南方孙中山联合反对直系统治,至1924年10月,奉系联合冯玉祥部打败直系,段被推为“中华民国临时执政”,他召集“善后会议”以抵制孙中山所主张的国民会议。1926年3月18日,段竟然唆使执政府卫队向北京各界人民反帝请愿队伍开枪,死伤百余人,造成“三·一八”惨案。4月段又图谋联合奉、直,打击冯玉祥国民军,事泄段逃入东交民巷使馆区,因不为吴佩孚、张作霖所重视,遂退居天津租界当寓公,自号正道居士。1933年2月段移居上海,1936年11月2日在上海病逝。 参考书目 李宗一:《段祺瑞》,《民国人物传》第1卷,中华书局,北京,1978。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