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释义 Yin
殷(卷名:中国历史)
  商代晚期都邑,位于今河南安阳西北洹河两岸。据古本《竹书纪年》等书载,商汤始居于亳,至第十一王仲丁迁于嚣(即隞,今河南荥阳东北),第十三王河亶甲迁于相(今河南内黄东南),第十四王祖乙迁于邢(今河南温县东),第十八王南庚迁于奄(今山东曲阜)。到第二十王盘庚,又从奄迁到北蒙,即殷。由于自汤以来,都邑已有五迁,民众忧怨,不愿再行迁徙,盘庚遂告谕诸侯大臣,即今《尚书》的《盘庚》三篇。有些古书说盘庚以后的商王仍有迁都之事,但古本《竹书纪年》说,从盘庚到第三十一王帝辛(纣)灭亡的二百七十三年间,未再迁都。从现代考古研究看,后说更合于事实。因此,商代后期国号也称为殷,或称殷商。商灭亡以后,殷渐归荒废,被称为殷虚(墟)。
 


  北宋时期,殷墟已有商代青铜器出土,并见于当时著录。1899年,商代甲骨文得到王懿荣的鉴定,后罗振玉查清其出土地就在殷墟,王国维对殷墟的历史性质也作了论证。1928年考古工作者始在殷墟进行发掘,迄今这一工作仍在继续。
  殷墟遗址东西长约六公里,南北宽约四公里,即东至郭家湾,西至北辛庄,北到三家庄,南到苗圃北地,面积共约二十四平方公里。其间洹河以南小屯村东北为宫室、宗庙基址,周围分布有作坊遗址、一般居住遗址、墓葬群等;洹河以北侯家庄、武官村一带,则为陵墓区。遗址分为相连续的四期,下限到商末,个别遗存可能更晚。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3:4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