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母女连名制
释义 mu-nūliɑnmingzhi
母女连名制(卷名:民族)
  一种母名与女儿名相连的命名制度。一般认为,它产生于母系氏族制的繁荣期,是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对偶家庭的出现,子女血统以母亲的世系计算的产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中国的布朗族、独龙族和高山族等虽已基本实行一夫一妻制,妻子从夫居住,但仍存在这种命名制度的残余。例如布朗族的人名通常为三个音节,第一个音节系性别通称,二、三两个音节才是名字。母女连名,是将母名的第二个音节作为女名的第三个音节。如母亲名玉南坎,女儿名字的第三个音节必须连一个南字,叫玉甩南,玉甩南之女叫玉温甩。假若与别人同名,可在母名之后加上外祖母名。独龙族则是在本人名之前、家族名和父名之后连上母名。凡实行母女连名的民族,也实行母子连名,连法与母女连名相同。古希腊的吕西亚人曾流行此俗。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5:4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