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超新星 |
释义 | chaoxinxing 超新星(卷名:天文学) supernova 爆发规模超过新星的变星。爆发时光度为107~1010太阳光度(相当于整个星系的光度),释放能量1047~1052尔格,光度幅超过17个星系,即增亮千万倍至上亿倍。这是恒星世界中已知的最激烈的爆发现象。爆发结果或是将恒星物质完全抛散,成为星云遗迹,结束恒星的演化史;或是抛射掉大部分质量,遗留下的部分物质坍缩为白矮星、中子星或黑洞,从而进入恒星演化的晚期和终了阶段。超新星爆发后形成强的射电源、 X射线源和宇宙线源。超新星还是星际重元素的主要贡献者。 巡天成就 1934年兹威基和巴德分析了近距星系的观测资料,发现M31(1885)、 NGC5253(1895)、NGC2535(1901)、 NGC4321(1901和1914)等13个星系中有星体爆发,亮度比正常的新星现象大几千倍,是规模更大的爆发活动,遂定名为超新星。 超新星是罕见的天象。历史文献表明,银河系中最近期的一个超新星出现于1604年。1936~1941年美国帕洛马山天文台用45/65厘米施密特望远镜系统地巡视星系选区,发现了19个河外星系超新星,积累了较完整的光度变化和光谱特征的实测资料。从1958年起,又开始用世界最大的120/180厘米施密特望远镜搜寻超新星。这项长期研究项目一直进行到1975年底为止。1961年成立了“超新星服务”国际巡天组织,先后参加的有美、匈、意、瑞士、苏联等国的14个天文台。1885年到1979年底的近百年期间,共发现河外星系超新星501个。主要的统计性结论是:①诞生率──每个平均亮星系每290年出现一个超新星;每个亮星系团的成员星系每240年出现一个。②星族属性──分为Ⅰ型和Ⅱ型两类。Ⅰ型超新星主要出现在晚型旋涡星系,也偶然出现于椭圆星系、透镜型星系和不规则星系中,可能是老年的星族Ⅱ恒星。Ⅱ型只见于Sb和Sc型旋涡星系,是年轻的星族Ⅰ的恒星。 类型和特征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光变曲线作为主要判据,将超新星分为五类。七十年代通过光谱研究,认为分成Ⅰ型和Ⅱ型两类较为适当。Ⅰ型超新星的光变曲线的特点是亮度陡增和初降较陡,随后缓慢地减光,平均每年下降6个星等;它的光谱在光度极大前后,具有热超巨星快速膨胀光球的特征,连续谱是主要成分,有很大紫移(见谱线位移),还有类似天鹅座P型星的吸收线,而且氢含量低;发射逐渐增强,同时由于谱线重迭,大多数谱线和宽发射特征都尚未得到证认。膨胀速度平均每秒12,000公里。平均绝对星等M可达-19等,比太阳亮4×109倍。Ⅱ型超新星有类似Ⅰ型的增光和初降阶段,但在达到极大亮度之后约50天,光变曲线上出现驼峰,随后再继续减光。光谱也具有热超巨星快速膨胀光球的特征,并且和普通新星很类似,只是膨胀速度要大得多,有H、He、Na、Mg、Si、Ca、Fe等谱线,氢的含量高。膨胀速度平均每秒7,000公里。平均绝对星等 M为-17等,是太阳的6×108倍。 爆发机制 现已有许多关于爆发机制的假设和理论,例如:中微子沉淀,核爆炸,简并态物质的热不稳定性,快速自转,稳定的超密态等等。其中以大质量恒星晚期演化阶段的核爆炸理论较为盛行。 超新星遗迹 中国历史文献中有极其丰富的客星记录。席泽宗编的《古新星新表》(1955年)、席泽宗和薄树人编的《中、朝、日三国古代的新星记录》(1965年)证认了一些古代的超新星现象。宋景德三年“周伯星”(1006年)、宋至和元年“天关客星”(1054年)、宋淳熙八年“传舍客星”(1181年)、明隆庆六年“阁道客星”(1572年)和明万历三十二年“尾分客星”(1604年)等的遗迹(光学对应体、射电源和 X射线源)已得到确切的证认。有关超新星遗迹的各种特征见超新星遗迹。 参考书目 F.Zwicky, Supernovae,Handbuch der Physik, Bd.LI, Springer-Verlag,Berlin,1958. F.Zwicky, Supernovae,Stellar Structure,Univ.of Chicago Press,Chicago,1965.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