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释义 jie
疖(卷名:中国传统医学)
furuncle
  发生于皮肤浅表的化脓性疾患。相当于西医的单个毛囊及其所属皮脂腺的化脓性感染扩大到皮下组织的炎症。可在身体各部位发生,好发于头面。发于暑天者又称“暑疖”或“热疖”。小儿及产妇易患。具有色红、灼热、疼痛,突起根浅、肿势局限、出脓即愈等特点。初起可分有头(石疖)、无头(软疖)两种。多个疖在一定部位(生于项后发际的称“发际疮”,生于臀部的称“坐板疮”)或散在身体各处,反复发作,此愈彼起,日久不愈,称“多发性疖”。
  病因病机及临床表现 暑疖多由夏秋季节感受暑毒而成;或因天气闷热、汗泄不畅、暑湿阻于肌肤引起痱子,复经搔抓破伤染毒所致;多发性疖多由内郁湿火,外感风邪、蕴阻于皮肤所致。曾患消渴(糖尿病)、习惯性便秘等疾病者,易于发病。
  暑疖初起皮肤潮红、肿痛,疖根很浅、范围局限,多在3厘米左右。有头疖先有黄白色脓头,随后痛剧,自行破溃出黄白色脓液,肿痛即减。无头疖结块红肿疼痛、肿势高突,3~5天成脓,切开脓出黄稠,再经2~3天收口。暑毒轻者一般无全身症,暑毒重者可遍体发生,少则几个,多则数十个,或有簇生在一起者(俗称珠疖),并伴寒热头痛、口苦咽干、便秘尿赤、苔黄脉数等。生在面部的疖,若初起用力挤压或碰伤则可引起感染重证。多发性疖由湿火风邪相搏而成者,伴有大便干结、小便黄赤、苔薄黄腻、脉滑数等症;由阴虚内热染毒所生者,则疖肿较大,易变为有头疽,常有口渴唇燥、苔薄舌红、脉细数等症。
  暑疖应作如下鉴别诊断。痈:数目单个,不常发生在头面,局部顶高色赤,表皮紧张光亮,肿势范围较大,有明显全身症。颜面疔疮:初起有粟粒脓头,根脚较深、肿势散漫,出脓日期较晚而有脓栓,初起大多即有全身症。有头疽:红肿范围多在9厘米以上,有多个粟粒状脓头,病程较长。
  多发性疖应作如下鉴别诊断。暑疖:多在夏秋季发生,以小儿、初产妇多见。囊肿性粉刺:初为坚实丘疹,可挤出白色粉样物质;反复挤压形成大小不等的结节。沥青皮炎:有接触沥青和日光照射史,夏秋季发病严重,以暴露位多见,皮损以丘疹或黑头粉刺样损害为主,或有硬结、脓疱。
  辨治 暑疖内治宜清暑化湿解毒,用清暑汤加味,也可用六应丸或六神丸。外治初用千捶膏盖贴,或金黄散、玉露散,用银花露或绿茶水调敷;或三黄洗剂外搽;珠疖宜青黛散麻油调敷。成脓则切开排脓。溃后用九一丹掺太乙膏盖贴。多发性疖内治宜祛风清热利湿,用防风通圣丸加减,也可用六应丸或六神丸。外治用千捶膏外贴或三黄洗剂外搽。
  疖的护理和预防主要是:不要自行挤压,防止碰伤;忌辛辣、鱼腥发物;尽量少用油膏类外用药;注意个人卫生;积极治疗原有疾病,如糖尿病等。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23:2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