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毕希纳,G. |
释义 | Bixina 毕希纳,G.(卷名:外国文学) Georg Büchner (1813~1837) ![]() 《丹东之死》以法国大革命期间雅各宾党人和吉伦特党人之间的争斗为背景,写丹东反对雅各宾党人用激进民主主义的专政方法进行资产阶级革命,客观上成为大资产阶级的同盟者,被革命法庭判处死刑。而丹东的对立面罗伯斯皮尔和圣居斯特作为小资产阶级的革命家无法解决面包问题,又不能依靠历史上最进步的阶级力量,最后陷入孤立。 《莱翁采和莱娜》充满机智、辛辣的暗示。莱翁采是一个德意志袖珍小国的储君,信奉寄生阶级的人生哲学。他的父亲国王彼得昏聩无能,终日无所事事。这出喜剧揭露封建统治阶级内心的空虚和行尸走肉的生活。 《沃伊采克》的情节取自莱比锡发生的一件情杀案,但赋予它以新的内容,用以表现贫富的对立,并进一步揭示出犯罪的社会原因。 中篇小说《棱茨》的主人公棱茨是“狂飚突进”时代著名的剧作家,后来神经失常。毕希纳描写棱茨发疯的最后阶段,心理分析十分细腻,被认为德国中篇小说的佳作。 参考书目 Hans Mayer, G. Büchner und seine Zeit, Berlin, 1960.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