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条件反射
释义 tiaojian fanshe
条件反射(卷名:哲学)
conditioned reflex
  动物有机体在一定条件下对某种无关刺激作出的暂时性回答反应。它是在个体生活中逐渐形成的、发生在中枢神经系统高级部位的暂时神经联系。
  反射概念是由17世纪法国哲学家R.笛卡尔首先提出来的。他在机械论思想影响下,认为动物是受力学规律支配的自动机,反射是动物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的具有适应意义的规律性应答。18世纪和19世纪上半叶,一些神经生理学家运用这一概念,揭示了中枢神经系统低级部位──脑干与脊髓的反射机制。19世纪60年代,俄国生理和心理学家И.Μ.谢切诺夫把这一概念应用于研究大脑的活动,认为复杂的心理现象是脑的反射。И.Π.巴甫洛夫进一步发展了谢切诺夫的反射论思想,他于1903年在马德里国际医学代表大会上,宣读了以《动物实验心理学与精神病学》为题的报告,第一次明确提出条件反射概念,确立了条件反射与无条件反射的本质区别,并指出了条件反射作为暂时神经联系具有更大适应性的基本特征。
  条件反射的基本含义包括:①条件反射是以无条件反射为基础而形成的。无条件反射形成于动物的种族发育过程中,是动物个体与生俱来的固定性反射;条件反射则是动物在个体生活中为适应环境变化而从后天获得的,是作为无条件反射的信号活动出现的。②条件反射的形成以条件刺激的作用为前提。凡是动物能对之发生反应的一切自然界动因都可成为条件刺激。某一个别事物或其属性,个别事物的结合或动物所处的环境,某种现象的出现或突然消失,某种动因的痕迹作用,周期性的时间间隔,以及各种内感受性刺激等,都可能成为条件刺激(信号)而发生作用。人类所具有的言语,则作为信号的信号而发挥着特殊的条件刺激作用。③任何一种无关动因都必须与无条件刺激相结合,即受到无条件刺激的强化,才能转变成为条件刺激,使动物形成条件反射,并逐渐把它巩固下来。在巩固的条件反射基础上,还能形成二级乃至三级的条件反射。条件反射得不到强化,就会逐渐消退。④形成条件反射的神经机制是动物中枢神经系统的高级部位中的,特别是大脑皮层中的暂时联系的接通。在大脑皮层中进行无条件反射时形成的兴奋灶与无关动因的作用形成的兴奋灶,由于在时间或空间关系上多次重复出现,其间的神经联系便被接通,这种接通过程就是条件反射形成的神经机制。
  条件反射是大脑半球正常工作中最核心的生理现象,它的信号作用使动物机体有可能精确有效地适应复杂多变的外界环境,因而具有更为重要的生物学意义。巴甫洛夫应用条件反射概念,把人类对自然界最复杂的机构──脑的高级部位的认识严格置于科学基础之上。它有助于揭示动物和人的高级神经活动的规律,而且为揭示心理现象的神经生理机制开辟了一条重要途径。这一概念的提出,把反射论所体现的唯物主义因果论原则提高到了一个新水平,也为深入研究辩证唯物主义的反映论提供了自然科学根据。20世纪40年代以来,神经生理学、脑生物化学以及神经心理学的某些研究成果,为丰富和发展这一概念提供了新的科学事实。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5:5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