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癫痫性精神障碍
释义 dianxianxing jingshen zhang‘ai
癫痫性精神障碍(卷名:现代医学)
epileptic mental disorders
  起源于癫痫或作为癫痫临床相一部分的精神异常,包括:癫痫性先兆、癫痫发作时精神障碍、癫痫发作后精神障碍、癫痫后遗精神障碍以及其他与癫痫有关的精神障碍。癫痫病人精神障碍的发生率约为13~20%。
  癫痫性先兆  癫痫发作开始时出现短暂的感觉、思维或情绪异常,在局灶性癫痫常提示脑内癫痫的起源部位。每个病人每次发作的先兆常相同。先兆的症状突然出现,持续时间几秒钟或不到一分钟,但主观上觉得经历的时间很长。意识清晰后,先兆常可回忆,但有的患者只遗留下一种模糊的体验,而不能描述其内容。先兆与前驱症状有别,后者指癫痫发作前数小时或数天,缓慢形成、持续存在的精神障碍,如易激惹,心境恶劣,郁闷,淡漠,精神迟钝或精力异常旺盛等,预示癫痫即将发作。出现先兆应视为发作已经开始,且先兆历时很短。癫痫起源的部位不同,先兆的性质各异。起源于额叶的发作,多呈现运动型先兆,起源于优势半球者,可有失语先兆。后额叶病灶可有思想插入或思想云集(一连串不同的思想大量涌现)先兆。顶叶发作则常出现感觉型先兆;起源于后部者可有明显体象障碍,或出现幻肢。大脑内侧面发作可出现强直性姿势、双下肢感觉异常、排便感或性交体验。枕叶发作,则出现盲点或偏盲,或有闪光等原始性视幻觉。颞叶发作先兆,可呈现复杂而多样的精神障碍,如各种植物神经和内脏感觉症状、头昏、晕眩、幻视、幻听、幻嗅、幻味,现实解体和人格解体,似曾相识症或旧事如新症,以及言语、思维和记忆障碍。梦样体验和强烈的情感体验也可作为颞叶先兆呈现。各种先兆又可以不同方式组合,按一定顺序依次出现。有的先兆可随时间而改变。有一些颞叶先兆的感知或思维内容可能与既往精神创伤性体验有关。
  癫痫发作时的精神障碍  除全身性癫痫发作时常有意识障碍之外,还有多种形式精神障碍可取代抽搐而成为癫痫发作的主要表现形式,如精神运动性发作,小发作持续状态,癫痫性情绪改变等,而以精神运动性发作最为常见。
  ①  精神运动性发作指伴有癫痫放电的发作性异常体验或运动行为障碍。发作常突然开始,突然结束。发作期间均有脑电活动改变。可取代大发作而成为一种独立的发作形式,故以往称为“癫痫等位症”。可起源于颞叶内侧的损害,但有20%发生于脑的其他部位。并未发现颞叶局灶性放电。精神运动性发作有以下三种常见的表现形式。
  一为癫痫自动症。在意识混浊的背景上做出一些协调性动作一简单的动作或复杂的行为,但患者却不能意识到究竟发生了什么。这类发作有时仅数秒钟,多不超过5分钟,但亦有持续长达一小时者。表现为突然表情茫然,或喃喃自语,或做一些无目的的简单动作,也可从事一系列复杂活动,如乱搬东西、旅行、杀人事后完全遗忘。多由颞叶内侧损害引起。患者对发作时的体验和经历不能回忆,这是诊断本症的重要依据之一。
  二为癫痫神游症。出现较长时间的离家出走,无目的漫游的意识模糊发作。可持续数小时、数天或更久。意识恢复后对发作经过完全遗忘。较自动症少见,意识障碍亦较轻,异常行为较复杂和具有连贯性。这类发作常源于颞叶内下部病灶,并伴有颞叶脑电活动改变。
  三为癫痫朦胧状态。指出现各种异常情感和知觉体验,以及行为障碍的意识模糊状态。意识障碍有深有浅,一般持续数小时,也可长达数周或更长。轻者表现注意涣散,领悟困难,反应迟钝;重者对环境不能感知,对外界刺激缺乏反应,有明显的精神运动性迟滞,重复的言语和动作。也常可见惊慌、恐惧、愤怒或狂喜等异常情绪状态。幻觉为朦胧状态的特征性表现,内容丰富、生动、以幻视多见,可引起恐惧。朦胧状态时亦可有激动、狂怒、 攻击、强奸、 杀人或破坏行为。发作自行终止,或以大发作结束。事后对病中体验可有部分回忆。这类发作也大多起源于颞叶内侧。较长时间的朦胧状态,采用电休克治疗可结束其发作。
  ②  小发作持续状态。指伴有每秒三次棘慢波放电的意识模糊发作。起病突然,患者意识水平下降,表情呆板,言语缓慢而重复,动作不协调或呈木僵状态,有时也可作出简单的反应。发作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以睡眠或大发作而骤然终止。醒后对发作经过可有片断回忆或全部遗忘。
  ③  癫痫性情绪改变。是癫痫患者中最常见的精神症状。抑郁和激动可出现于癫痫发作前驱期或发作后数日内,也可发生与抽搐发作无关的突然情绪改变。类似躁狂或抑郁,或情绪激动,甚至狂怒,出现攻击行为。但这类情绪改变的发生和消失都很迅速,且无明显意识障碍,可持续数小时到数天,常伴有脑电活动的改变。应视为癫痫发作的一种变型。与精神运动发作不同的是意识障碍常不明显。
  癫痫发作后精神障碍  指紧接抽搐之后的精神运动性发作。可表现为发作后自动症、朦胧状态、癫痫性狂暴或幻觉妄想状态。患者意识模糊,动作笨拙而不协调,情绪兴奋、激越、具有冲动性,可有明显妄想和危险的攻击行为,发作后幻觉妄想状态类似精神分裂症,但有意识混浊,且多在数天之内症状迅速消失。
  癫痫后遗精神障碍  可见于部分癫痫患者。常由严重而广泛的脑损害引起,与频繁的大发作或癫痫持续状态导致长时间脑缺氧有关。儿童期癫痫发作,脑部特别容易受到损害。可出现不同程度的智能减退和人格障碍等。
  癫痫性痴呆表现为记忆、注意、理解、判断的进行性减退,可伴有易激惹、暴怒或冲动等行为障碍和人格改变。主要与严重而持久的抽搐导致脑缺氧有关,但引起癫痫的脑病变进行性发展和长期使用大剂量抗癫痫药物的毒性反应也应考虑。一些病例在抽搐发作得到控制后智能有所改善。
  癫痫性人格改变一般表现为自我中心。易激惹,感情用事,易冲动,暴怒,思维粘滞,或与人纠缠不休。其原因与脑损害和心理社会因素有关。
  与癫痫有关的其他精神障碍  还有下列情况:
  神经症性反应,以抑郁和焦虑状态最为常见,亦可表现为癔病反应,大多与病前人格和癫痫导致的心理社会因素有关。部分患者癫痫发作与癔病样发作二者同时存在。则多系器质性脑功能障碍所致。
  性心理异常,部分癫痫患者有性欲减低,颞叶癫痫还可并发阳萎;偶有阵发性性欲亢进或发作后性欲亢进的癫痫病例。有的癫痫患者有同性恋、受虐狂和露阴癖等性心理变态。临床上还可见到个别癫痫患者可因性交而诱发抽搐发作。
  癫痫性精神病。癫痫患者的精神病可有多种形式:①意识障碍突出;主要表现为器质性精神病;②意识障碍和功能性精神病二种症状并存;③一过性精神分裂症样精神病;④慢性精神分裂症样精神病。后两种情况常无明显意识障碍,其临床表现与精神分裂症难以区别。由于这些病例有肯定的癫痫发作史,特别是慢性精神分裂症样精神病平均在癫痫发病后14年发病,在精神分裂症症状基础之上,常附加器质性人格改变的特征,许多病例经长期随访,可发现器质性脑损害的证据,因而可以认定,这类精神病与癫痫的病理过程有直接联系。
  治疗  应控制癫痫抽搐发作,不要骤然停药。但增加抗癫痫药物不能控制精神障碍发作。近年来用氯甲酰氮和硫噻嗪治疗精神运动性发作有一定效果。情绪激动有攻击行为时可酌用抗精神病药物。后遗性人格改变和痴呆无特殊治疗方法。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2:5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