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清代戏曲版画
释义 qingdɑi xiqu bɑnhuɑ
清代戏曲版画(卷名:戏曲 曲艺)
  以戏曲为题材的版画,盛行于清中叶以后,主要产地有河北杨柳青、江苏桃花坞等。因这类民间版画多在新年张贴,又称“年画”。
  杨柳青的戏曲版画,现存较早的有清乾隆年间的《百花公主》、《辛安驿》、《瑞草园》等数种。取材戏曲故事,人物刻画与舞台扮相有相近处,由于受了明代戏曲剧本版画插图的传统影响,多增添山水、楼台、花木等背景。嘉庆、道光以后作品渐多,至光绪年间最为兴盛。其画风也有明显改变,不但题材是戏曲的,而且演员的身段工架、舞台场面调度、服饰、脸谱以及砌末等,几乎都依照舞台演出加以真实描绘。杨柳青距北京 100多公里,年画作坊聘请画师到北京观摩演出,记下各剧精彩场面,然后进行创作。其时京剧盛行,名伶云集,这些版画成了这一时期京剧艺术的生动写照。现在能收集到的杨柳青戏曲版画,有 340多种。其中一小部分为彩色印绘,大部分为墨线印制。1959年,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杨柳青年画资料集》(王树村编),收有乾隆以来彩色作品20多种。同年,北京出版社出版的《京剧版画》(王树村编选,陶君起注解),收有清末的墨线作品100种。
 


  桃花坞的戏曲版画,现在收集到的有70多种。较早的作品以表现昆曲为多。同治以后,京班南下,受到上海、苏州等地观众的欢迎,桃花坞版画也转向描绘京班演出。如同治、光绪年间的年画《金山寺》,画面是个完整的戏台。台口两柱悬挂明角串灯,下面各立一牌,分别写着“特请京都新到清客串”,“本园今日准演金山寺”(见彩图)。象这样布局的戏曲年画当时有好多种,正反映了京剧初到南方时的演出景象。
 


  除杨柳青、桃花坞外,山东潍县、山西临汾、四川绵竹、陕西凤翔、安徽临泉等地,也都有不少戏曲版画。它们所描绘的,大都是当地剧种的演出风貌。这些戏曲版画,对于研究清代戏曲的剧目、人物扮相、演出特色等,都是可贵的形象资料。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3:4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