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清廷与准噶尔部之战
释义 Qingting yu Zhungɑ'erbu zhi Zhɑn
清廷与准噶尔部之战(卷名:军事)
  中国清康熙、雍正、乾隆年间,清军击败准噶尔部封建割据势力、维护国家统一的战争。
  准噶尔部是清代中国西北地区厄鲁特蒙古四部中最强的一部,游牧于伊犁河流域。噶尔丹夺得该部汙位后,出兵兼并邻部,势力扩至天山南北和青海。康熙二十七年(1688),他又率军进攻漠北的喀尔喀蒙古,迫使该部迁往漠南。二十九年五月,噶尔丹以追击喀尔喀部为名,率军3万渡乌尔匝河(今蒙古人民共和国乌勒吉河),后挥戈南下,兵锋指向北京。
  面对噶尔丹的进攻,清廷迅速调集兵力,康熙帝下诏亲征。七月初,清军分左、右两路出古北口(今北京密云北)和喜峰口。八月初,两军激战于乌兰布通(今内蒙古克什克腾旗南),准噶尔军大败西逃,清军伤亡也很严重。噶尔丹兵败后仍不甘休,招集旧部,扩充部队,图谋再举。清廷得悉,调兵储粮,准备再战。三十四年秋,噶尔丹率兵3万,沿克鲁伦河而下,进驻巴颜乌兰(今蒙古人民共和国乌兰巴托东南)。康熙帝统兵近9万,分东、西、中三路,约期夹攻。次年五月,西路军主力于昭莫多(今乌兰巴托南)林中设伏,以骑兵一部迎战噶尔丹,且战且退,诱其入伏,清兵乘机冲杀,噶尔丹惨败,仅率数骑西逃。康熙帝于三十六年二月再次出兵,迫使流窜于塔米尔河(在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境)流域的噶尔丹残部投降,噶尔丹自杀(一说病死)。
  噶尔丹败亡后,其侄策妄阿拉布坦取得汙位。他建帐于伊犁(今新疆伊宁西),在其统治后期,向外扩张,于五十六年出兵攻西藏,杀死拉藏汙,占据拉萨。清廷遣军从四川、青海两路入藏,击败准噶尔军,迫其撤出西藏。
  雍正五年(1727),策妄阿拉布坦死,其子噶尔丹策零继承汙位。十年七月,他率军袭击驻扎于塔米尔河的清军。八月初,清军以精骑3万夜袭其营,准噶尔军溃逃,清军乘胜追击,将其大部歼灭于光显寺(在今蒙古人民共和国鄂尔浑河上游),噶尔丹策零被迫降附。
  乾隆十年(1745),噶尔丹策零死。后准噶尔部内乱,达瓦齐夺得汙位。清廷于二十年二月发兵5万,直捣伊犁,达瓦齐猝不及防,兵败被俘。不久,归降清廷的阿睦尔撒纳,因统治厄鲁特蒙古四部的野心未能得逞,聚众叛乱。二十二年春,清廷遣军从巴里坤(今属新疆)等地,分路进击,叛军溃败,阿睦尔撒纳叛逃沙俄后病死。清廷经过近70年的战争,终于消除了准噶尔封建割据势力,维护了中国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5:3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