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民间信用
释义 minjiɑn xinyong
民间信用(卷名:财政 税收 金融 价格)
private credit
  又称民间借贷。西方国家指国家信用之外的一切信用形式,包括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管理暂行条例》规定个人不得经营金融业务,因此,在中国,民间信用指个人之间以货币或实物形式所提供的直接信贷,故又称个人信用。
  产生和发展   民间信用是一种古老的信用形式,主要是适应个人之间为解决生活或生产的临时需要而产生的。在中国这种信用形式一直存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的30年中,由于个人收入水平很低,无多余资金可供借贷,借入信贷也无力偿还,另外,个人无需进行生产经营投资,无大量借贷的必要,因此民间信用规模范围很小,呈萎缩状态。1979年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个人收入逐渐增多,除日常生活开支外,节余和积累逐渐增加,同时借贷偿还能力也有所增强,这就为民间信用的发展创造了基础条件。随着个人和家庭生活的改善与不断提高,个人和家庭生产经营的开展,生活开支和投资需要增加,个人之间的融资融物也有客观需要,于是民间信贷逐渐发展起来。民间借贷主要发生在农村。主要原因是:①农民个人资金闲置和资金需求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迅速增长,这在客观上要求在农户之间或农村重点户、专业户和其他人员之间互相调剂资金余缺。②国家银行信用和信用合作社信用不能完全满足个人对资金的需求。这一方面是由于国家银行和信用社的资金有限,以及经营方式、经营作风和经营能力等与农民对资金的需要不相适应;另一方面国家银行和信用合作社贷款有比较严格的限制,个人的资金需求许多与国家政策和贷款原则的要求不符。
  形式   民间信用大都根据生活和生产需要在个人之间临时无组织地进行。但有些需要数额大、时间长,非一家一户所能解决,故也产生了一些民间信用的临时组织形式,如摇会、标会、轮会等,通称合会。合会的基本做法是,先由急需资金的人充当会首(借方),他们凭藉个人的信用,请收入较为充裕而又有信用的人出面担保,邀集亲友、邻里、同事等数人乃至数十人充当会脚(贷方),然后议定每人每次出多少份金,多长时间会一次等事宜。第一次缴纳的会金一般归会首,以后依不同的方式,决定会脚收款次序。如按预先排定次序轮收的,称为轮会,如按摇骰方式确定的称为摇会,如按投标竞争办法的称为标会。
  特点   中国目前的民间信用与历史上的民间借贷比较,具有如下特点:①规模范围扩大。借贷范围从本村本乡发展到跨乡、跨县甚至跨省;交易额从几十元、几百元发展到几千元甚至上万元;借贷双方关系从亲朋好友发展到非亲非故,只要信用可靠,即可发生借贷关系;借贷期限从春借秋还或2~3个月,发展到长达1~2年,最长5~10年。②借贷方式由繁到简。从借钱还物、借物还钱、借物还物、借钱还钱发展到以货币借贷为主。③借款用途从解决温饱、婚丧嫁娶或天灾人祸等生活费用和临时短缺需要,发展到以解决生产经营不足为主,主要用于购买生产资料、运输工具、扩大再生产,一部分大额借贷用于建房。城市居民之间发生借贷主要用于购买耐用消费品或个体户用于生产经营。
  作用   ①通过民间资金的调剂,进一步发挥分散在个人手中资金的作用,加速资金运转,促进国民经济进一步繁荣;②民间信用一般是在国家银行信用和信用社信用涉足不到和力不能及的领域发展起来的,特别是在个体商业、手工业、旅游和运输等行业,可起到拾遗补缺的作用。
  民间信用毕竟是一种自发的、盲目的、分散的信用活动,是一种较为落后的信用形式,因此,在充分发挥民间信用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应防止其消极的一面,主要有:①风险大,具有为追求高盈利而冒险、投机的盲目性;②利率高,有干扰银行和信用社正常信用活动、扰乱资金市场的可能性;③借贷手续不严,容易发生违约,造成经济纠纷,影响社会安定。由于民间信用具有上述消极作用,这就要求在承认并利用其积极作用的同时,对这种信用活动适当地加以管理,采取积极措施,对其加以引导,使其逐步合法化、规范化。
  此外,中国大部分机关单位设立互助储金会,也可视为民间信用。这种民间信用一般是无息或微息借贷,对帮助群众克服生活上的暂时困难有积极作用。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7:5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