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泡克耳斯效应 |
释义 | Paoke'ersi xiaoying 泡克耳斯效应(卷名:物理学) Pockels effect 一种电光效应。某些晶体在电场作用下会产生一个附加的双折射,这一双折射与外加电场强度成正比。1893年德国物理学家F.泡克耳斯首先研究了这种线性电光效应,由此而得名。 对于晶体,常用折射率椭球描述其折射率特性。在主轴坐标系中可以写为 ![]() ![]() ![]() ![]() ![]() 如上所述,光传播方向与电场方向平行的情况称为纵向电光效应。泡克耳斯盒就是利用纵向电光效应制成的一种快速电光开关。附图表示这种电光开关的一例。圆柱形电光晶体KD*P置于两偏振器P与A之间。圆柱的对称轴即为晶体的光轴方向。与光轴垂直的两端面是透明的。抾与·分别表示线偏振光的偏振方向平行于纸面和垂直于纸面。通过环形电极给晶体施加半波电压Vπ。当偏振器P与A的主轴平行时,光路是关闭的,因为在半波电压作用下,两偏振分量的位相推迟为π,这相当于偏振面旋转了90°。透过P与晶体的偏振光正是 A所不允许通过的。如果突然退掉晶体上的电压,光路立即变为通路。这种电光开关的响应时间小于1纳秒。将泡克耳斯盒置于脉冲激光器的谐振腔内,可做为调Q元件。此时由于有全反射镜,激光两次通过电光晶体,不但可以省去一个偏振器,而且调Q电压只需 ![]() ![]() 若光在晶体中的传播方向与电场垂直,则称为横向电光效应。在这种情况下,可通过增大纵宽比(通光方向长度/加电压方向的厚度)来降低有效半波电压。用于光波振幅调制的电光调制器常采用这种方式。利用泡克耳斯效应也可以做成电光偏转器,用以改变光束的传播方向。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