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价格
释义 shehuizhuyi zhidu xiɑ de jiɑge
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价格(卷名:经济学)
price under socialist system
  社会主义制度下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
  价格形成的特点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具有不同于资本主义制度下价格形成的特点。在资本主义社会,商品价格随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围绕价值(或生产价格)上下波动,是自发地形成的。在社会主义社会,商品经济是有计划运行的,大部分商品的价格是在国家计划指导下自觉地遵循客观规律和供求情况,由国家或企业制定。有关国计民生的重要商品和比较重要的商品,都实行计划价格(包括浮动计划价格);只有一部分农副产品和小商品的价格,才通过市场供求自发地形成。
  价格形成的基础和条件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价格形成的基础仍然是价值,即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但是对于作为价格基础的价值是指价值,还是指它的转化形式,人们有不同的认识:①价格应以价值为基础;②价格应以生产价格为基础;③价格应以价值的新的转化形式(即按社会平均成本利润率订价)为基础;④价格应以双渠道价格(即按社会平均综合利润率订价)为基础,等等。
  货币价值是决定商品价格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商品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因而商品价格的变动,不仅取决于商品价值的变动,而且还取决于货币价值的变动。从商品价值和货币价值的关系看,只有两者的价值量发生等方向、等比例的变化时,价格才不会受到影响。反之,商品价值或货币价值任何一方或双方一旦发生了变动,都会导致价格的变动。当商品价值不变时,商品价格会随着货币价值的提高而下降,或随着货币价值的下降而提高;当货币价值不变时,商品价格则会随着商品价值的提高而提高,或随着商品价值的下降而下降。现在,货币一般采取纸币形式,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商品价值不变,随着市场上待实现的商品数量的变动,纸币投放量和单位纸币流通速度的变动,商品价格也会发生变动。
  市场供求关系也是决定价格的重要因素。在价值向市场价格转化的过程中,市场供求状况必然对价格发生重大影响。商品供不应求,会使价格涨至价值以上;相反,商品供过于求,则会使价格跌至价值以下。
  商品价格体系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各种商品的价格处在相互联系、相互依存中,形成为一定的比价关系,便是价格体系。它包括:①国民经济各部门形成的价格体系,包括农产品价格、工业品价格、交通运输价格、建筑产品价格、服务收费等。这些价格之间以及各部门内部各种价格之间的比例关系,形成商品的比价体系。②商品流通过程形成的价格体系,包括工业品出厂价格、农产品收购价格、工业品和农产品调拨价格、供应价格、批发价格和零售价格等。这些价格之间的差价关系,形成商品的差价体系。③按经营原则形成的价格体系,包括国家统一定价、浮动价、议购议销价、集市贸易价等。国家统一定价和浮动价属于计划价格,它是社会主义价格的主要形式。价格体系是否合理,对国民经济能否顺利发展关系极大。因此,经过自觉调整,建立合理的价格体系,是实现产业结构合理化,消费结构合理化,以及搞活流通的重要条件。调整价格与稳定物价并不矛盾,价格体系的调整是结构性调整,价格有升有降,对价格总水平影响不大,只要财政收支、信贷收支(见信贷计划)和物资平衡(见物资综合平衡),控制货币发行量,保持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就可以保持物价水平基本稳定。
  价格的作用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价值规律影响和调节生产的作用都是通过价格实现的。价格是经济的综合反映,涉及各方面的利益,它不仅是经济核算的工具,而且还能对生产结构和消费结构起调节作用。它在社会主义经济的宏观控制中,通过对各方面利益的再分配,对生产和流通发挥调节作用。因此,在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中十分重视价格的作用,要求经济工作人员努力学会运用价格杠杆。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4 0:3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