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柯日布斯基,A.H.S. |
释义 | Keribusiji 柯日布斯基,A.H.S.(卷名:哲学) Alfred Habdank Skarbek Korzybski (1879~1950) ![]() 柯日布斯基认为,“人是时间的连接体”,人不同于动植物的特点是有语言,能连接时间,并把经验代代相传,创造出全部人类文化成果。他把人能连接时间这一特点夸大为人的本质特点。在《科学和健全精神:非亚里士多德体系和普通语义学入门》一书中,他批判语言旧传统,提出其普通语义学理论,认为它可以“保护个人不上当受骗和自欺欺人”。他提出了3个原理:①非等同原理,即世上没有各方面完全等同的两物,而且由于变动不居,一物本身也不等同。②非全原理,即任何一物均有无数特点,非人所能说完全。③自身反映原理。即表达事物的语言,表达这语言的语言,表达这语言的语言的语言,等等。表达离事物愈远,价值就愈小。他声称人们一旦掌握了这三条“科学”原理,就有了“健全精神”。 柯日布斯基还强调“一物无论说它是什么,它都不是”。因为凡物均变化不定,而凡是所说又均属语言范围,不属客体范围。在他看来,词表达物而不等同于物。例如“狗”这个类名词,只表示所有的狗都相同,而实在的狗是各不相同的,它们各有无穷特点。因此,听人说“狗”,不可贸然接触“实在的狗”。他进而否认语言有助于认识事物,认为它只能作为面向实际的“向导”。如有人指着椅子说“请坐”,就不可即坐,因为实在的椅子可能是坏的。他认为这样便能防止受语言之害。实质上,他所否认的是概念的本质规定性及其反映的客观内容,割裂了个别与一般之间的辩证关系。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