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原子-分子论
释义 yuanzi-fenzilun
原子-分子论(卷名:哲学)
theory of atom-molecule
  一种关于物质结构的学说。最早的原子论是由古希腊哲学家留基波和德谟克利特提出的。伊壁鸠鲁(见伊壁鸠鲁和伊壁鸠鲁学派)和卢克莱修继承并发展了他们的观点。文艺复兴以后,法国哲学家P.伽森狄恢复了原子论的权威。不过,这些见解都还带有臆测和思辨的性质。由于近代科学的兴起,原子论的观点也被引入对自然的研究中。19世纪英国科学家J.道尔顿以定量研究方法总结了化学变化中的许多重要经验和规律,提出了科学的原子假说。意大利科学家A.C.阿伏伽德罗在法国化学家盖-吕萨克定律基础上引入“分子”的概念,补充并修正了道尔顿原子论的不足,从而形成了原子-分子论。原子-分子论的要点是:①一切物质都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质点;②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化学变化中,原子结合而成分子,分子分解成为原子,原子则是不能再分的最小单位;③不同种类的原子或分子,其性质、重量、大小也不同;④原子和分子处于永恒的运动中。关于原子-分子的真实性,19世纪曾有过尖锐的争论。德国化学家F.W.奥斯特瓦尔德和奥地利物理学家E.马赫根本否认原子和分子的存在。奥地利物理学家L.玻耳兹曼为了捍卫原子论而与他们作了激烈的斗争,致使玻耳兹曼最后因陷于失望而自杀。这一斗争一直持续到20世纪初,由于A.爱因斯坦提出了分子的布朗运动理论,该理论又为法国物理学家J.B.佩兰的实验所证实,从而使原子-分子论最终确立起来。现代科学已能精确地测定原子和分子在空间的排列方式、它们之间的距离,甚至借助静电显微镜能将物质的原子构造拍摄成照片。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6:1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