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津巴布韦文化
释义 Jinbabuwei wenhua
津巴布韦文化(卷名:外国历史)
Zimbabwe culture
  以大津巴布韦遗址为代表的铁器时代文化。位于非洲中南部今津巴布韦维多利亚堡东南27公里处。这种文化以花岗石垒砌而成的建筑物和发达的黄金贸易为重要特征。1868年发现。它的繁荣时期为13~16世纪。
  津巴布韦在绍纳语中是“石头城”之意。这类石头建筑物遗址在津巴布韦共和国境内已发现有100多处,其中座落在维多利亚堡附近的大津巴布韦遗址规模最大,也是保存最完整的一组石头建筑群。它分为卫城和椭圆形石城两部分。卫城修建在70米高的花岗岩山丘上,构筑坚固,里面设有“圣坛”,可能用于宗教祭祀。椭圆形石城建造在山下谷地。全部用凿切齐整的花岗石块精巧地垒砌起来,没有用灰浆粘合。城墙上装饰有用皂石雕刻成的精美石鸟和附有美丽图案的独石柱。城内有大小不一、错落分布的圆锥形石塔,有台阶的壁龛,雕凿而成的甬道和石门。(见彩图)


  据碳-14测定,大津巴布韦建筑群营造的最早年代为1100年左右。13世纪时曾进行过大规模的扩建。在这组建筑群周围,有古代修建的梯田、水渠和水井的遗迹。梯田绵延几千公里,证明当时已有比较发达的农业。在津巴布韦广大地区,还发现古代采矿场7000多处。19世纪末侵入津巴布韦的欧洲殖民者和寻金客,曾在这些古代采矿场挖掘黄金。在遗址中,还发掘出锄头、箭头和矛等铁制品,还有冶炼黄金用的熔炉,古代铸钱用的泥模,以及来自古代东方的各种陶瓷器具和中国瓷器的碎片。
  考古学家认为,中世纪时期的津巴布韦经济相当繁荣。14世纪以后这里逐渐发展成为绍纳人的政治和宗教活动中心。15世纪初强盛起来的姆韦尼·马塔帕王国和15世纪末兴起的罗兹韦王国,都曾一度以大津巴布韦为京都。
  在姆韦尼·马塔帕王国时期,大津巴布韦是一个贸易中心。索法拉港是内陆地区与外界通商的重要口岸。内地的商人用黄金或象牙在这里换取印度的棉布、铜丝、串珠,波斯的彩色陶器,以及阿拉伯的玻璃器皿。一些来自东非海岸的斯瓦希里商人,亦曾深入内地,与姆韦尼·马塔帕王国及罗兹韦王国直接交易。
  16世纪初,葡萄牙殖民者的舰队摧毁了东非沿海的许多著名商业城邦,随后又占领了索法拉港。此后100多年内,他们还使用武力多次侵犯姆韦尼·马塔帕王国。再加上王国内部的分裂和长期纷争,姆韦尼·马塔帕和罗兹韦两个王国先后由盛而衰。津巴布韦文化由此也逐渐衰落。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6: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