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白纻舞
释义 baizhuwu
白纻舞(卷名:音乐 舞蹈)
white ramie dance
  中国六朝杂舞名。最早出现在三国末期的吴国地区,盛行于六朝,流传至隋、唐。据《古今乐录》记载:“梁三朝乐第二十,设巾舞并白纻。”隋唐时,列入清商乐中。吴地盛产白纻,据《乐府解题》引《白纻舞歌》中说,白纻制成的舞衣“质如轻云色如银”。白纻舞有群舞、对舞和独舞。动作注重手、袖的姿态,节奏由徐缓转急促。舞衣质地轻软,长袖,舞姿绰约轻盈,是它明显的特征。南朝诗人沈约有《四时白纻歌》,包括春白纻、夏白纻、秋白纻、冬白纻和夜白纻5篇。可见当时白纻舞四季不衰、昼夜皆宜,风靡一时。晋、宋时代主要流传于民间,保留了健美清新的民间舞风格。齐、梁以后,进入宫廷,在当时贵族绮靡奢华风尚的熏染下,变成扬眉流目的妖艳舞蹈。唐朝杨衡的《白纻辞》中写道:“芳姿艳态妖且妍,回眸转袖暗催弦。”王建的《白纻歌》也说:“美人醉起无次第,堕钗遗珮满中庭。”白纻舞的音乐伴奏是丰富多彩的,有笳琴合奏,有弦管交响,还有钟、磬、鼓等打击乐器,有时还有独奏或清唱伴舞。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6:0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