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真菌
释义 zhenjun
真菌(卷名:现代医学)
fungus
  真核类生物(与原核生物不同,具有完整的核膜、线粒体、内质网等)。有分枝的菌丝体,产生孢子,没有叶绿素,营养方式是吸收,行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细胞壁中含有甲壳质(几丁质)和(或)纤维素,如蘑菇、黑粉菌、锈菌、酵母、霉菌等。许多真菌对人类有益,如食用的蘑菇。从真菌中可以提取出药物,如青霉可产生青霉素。但有些真菌对人类有害,侵入体内引起疾病。如皮肤癣菌侵入皮肤、毛发和甲,可引起头癣、足癣、体癣、股癣和甲癣等。侵入身体内部可引起深部真菌病,发病虽然较少,但预后常很严重,重者可致死亡。已发现的真菌大约有十几万种,估计仅有200余种可引起真菌感染。但近年来由于广谱抗生素、抗肿瘤药物、皮质类固醇激素的广泛应用,器官移植、导管手术的普及,条件致病菌的感染显著增加,一些过去认为非致病性的真菌,也成为感染的病因。某些真菌可以产生毒素,引起人和动物的中毒。常见的有毒蕈中毒和真菌毒素病。毒蕈中毒是吃了毒蘑菇引起的中毒,重者可死亡。真菌毒素病是接触或吃了被真菌毒素污染的食物而引起的中毒。也可发生肝炎或肿瘤,重者可死亡。吸入真菌孢子或其产物可引起过敏,如支气管喘息或过敏性肺泡炎等,重者也可死亡。
  结构  真菌细胞的构造同一般真核细胞,但其细胞膜中含有特异的麦角固醇,咪唑类药物即因干扰麦角固醇的合成而发挥其抗真菌作用。
  真菌生长繁殖可分为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两大类。
  有性生殖  通过不同的性细胞或性器官的结合(质配、核配、减数分裂)而进行的一种生殖方式。产生的有性孢子分为四类:
  ①卵孢子。在一个菌丝上生出两个配子囊,小的为雄器,大的是藏卵器,二者配合,雄器的内容物经由受精管进卵球,形成卵孢子。见于鞭毛菌亚门的卵菌纲。
  ②接合孢子。两个菌丝侧枝肿胀,顶端接触结合而形成接合孢子。见于半知菌亚门接合菌纲。
  ③子囊孢子。子囊的形成有单纯的和复杂的多种方式,子囊内有4~8个子囊孢子,有的外面有子囊壳,包有子囊果。见于子囊菌亚门。
  ④担孢子。在担子梗顶端产生4个担孢子,由此不断产生孢子。见于担子菌亚门。
  无性生殖  不经过两个性器官或性细胞的结合而进行的繁殖。有的产生无性孢子,有的菌丝断裂形成孢子。菌丝和孢子都可形成特殊形态,有利分类鉴定。
  ①孢子和分生孢子。无性孢子不是由核分裂产生的,孢子囊孢子的孢囊梗顶端膨大形成孢囊,囊中产生多数孢囊孢子,见于结合菌纲。芽生孢子从母细胞壁上发生小突起,发展而成芽生孢子,见于酵母。关节孢子菌丝中产生间隔,断裂而形成关节孢子,见于白地霉和球孢子菌。厚壁孢子的孢子外壁增厚,常生于菌丝末端或中间,见于白色念珠菌。瓶孢子是从瓶梗顶端产生孢子,瓶梗类似瓶形,见于瓶霉。在大、小分生孢子中,毛癣菌的大分生孢子呈棒状,壁薄,有数个分隔;小孢子菌的大分生孢子呈梭形,壁厚,有多数分隔;表皮癣菌的大分生孢子也呈棒状或香蕉形,壁薄;链格孢的大分生孢子呈砖墙状。小分生孢子有各种形态,如梨形、棒状、葡萄状等。其他如曲霉的分生孢子梗顶端有一顶囊,上面产生分生孢子;青霉的分生孢子梗顶端分枝如帚状,上面产生分生孢子;单端孢霉的分生孢子梗顶端产生花朵形的分生孢子。
  ②菌丝。一根线状的结构,一团菌丝称为菌丝体,它们都是分枝、分隔的管状结构。有许多特殊形态,如螺旋菌丝,呈螺旋状,见于须癣毛癣菌;结节状器官,菌丝缠绕一起呈结节状,见于狗小孢子菌和须癣毛癣菌;梳状菌丝,呈破梳状,见于奥杜盎小孢子菌、许兰氏毛癣菌;球拍菌丝,一端膨大如球拍状,见于狗小孢子菌、石膏样小孢子菌;鹿角菌丝,形如鹿角,见于许兰氏毛癣菌。
  生活史  真菌从一种孢子萌发开始,经过生长、发育,最后又产生同一类型的孢子。在其生活史中可以产生无性孢子和有性孢子。真菌具有五种基本类型的生活史:①无性型。缺乏有性生殖,如半知菌。②单倍体型。核融合后即进行减数分裂,双倍体的时间很短,如某些子囊菌。③单倍体-双核型。有单核双倍体,也有双核单倍体两种菌丝,如某些担子菌。④单倍体-双倍体型。单倍体和双倍体时期互相交替,只有少数水生卵菌有此生活史。⑤双倍体型。单倍体时期仅限于配子体或配子囊时期,多数卵菌有此种生活史。前三种生活史比较常见。
  分类  医学真菌按种属分类见表。


  接合菌纲中的菌可以引起毛霉病(结合菌病)。子囊菌中的真菌大多是有性期,其无性期为半知菌,此类有性期大多是在实验室中经交配而得到的。假性阿利什利亚可引起布氏霉菌病。担子菌中只有一个新型隐球菌的有性期,也是在实验室得到的。半知菌中大多一个菌引起一种病,如孢子丝菌病、球孢子菌病、组织胞浆菌病等。表皮癣菌、毛癣菌、小孢子菌合称皮肤癣菌,引起皮肤癣菌病,如头癣、体癣、股癣、手足癣、甲癣等。着色霉、瓶霉、枝孢霉中的菌种可引起着色芽生菌病,而外瓶霉、头孢霉等中的某些种可引起暗色丝孢霉病和足菌肿等。
  生态学及其致病性  真菌可以在人类周围环境各种有机物质中生存,如木材、各种植物、皮肤的角质、甲壳质、骨骼、脂肪、油脂、蜡、树脂等。这些物质可以被真菌降解、破坏,真菌吸收其营养物质而繁殖。真菌可存在于土壤中,被人类吸入肺中而引起疾病,如球孢子菌在外界环境中生长产生关节孢子,关节孢子具极强抵抗力,可生存于干燥的土壤之中,被人吸入后即发生疾病。也有的是生存于植物之上,当植入人体之后而发病,如孢子丝菌病、着色芽生菌病,常是外伤之后菌体进入人的皮肤而发病。也有的在机体内生存,与其他菌如细菌共生,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时,细菌被抗生素杀灭后,可以发展繁殖侵入机体而发病,如念珠菌病。也有的真菌,如新型隐球菌在鸽子消化道内生存,但不发病,可能由于鸽子体温高,鸽粪中含有大量新型隐球菌,当人类吸入此菌即可致病。组织胞浆菌也可存于禽类消化道,其排泄物污染环境,吸入或经皮植入而发病。皮肤癣菌的传染最常见的是人传染人或动物传染人,少数是从土壤里传染的。土壤中有大量皮肤癣菌,但往往是不致病的。所谓菌群失调,即机体在抵抗力下降时,又有广谱抗生素作用或免疫抑制剂、皮质类固醇等的影响,体内正常菌丛失去平衡,细菌减少,真菌增多,引起疾病,常见的是念珠菌感染、球拟酵母感染、红酵母、毛孢子菌等的感染,即所谓的条件致病菌感染。机体对真菌有自然抵抗力,感染常取决于吸入或接种真菌孢子的数量和机体的一般抵抗力。在地方流行区,真菌的系统性感染,常常首先是吸入大量孢子,可无症状,而且迅速恢复,对于再感染有抵抗力;仅有极少数病人不愈,并患严重疾病,如组织胞浆菌病、球孢子菌病等。真菌病的发病中体液免疫作用较小;细胞免疫力低下容易得病。如T细胞缺陷或恶液质病人易于得真菌感染,B细胞缺陷则不易发病。
  蕈中毒是误吃毒蘑菇而引起的,服用量大可致死亡,量小则可恢复(见毒蕈中毒)。真菌毒素中毒常由半知菌亚门中的真菌产生的毒素引起。如曲霉、青霉、镰刀霉等。毒素中如黄曲霉毒素,对肝有毒性,可致肝癌;棕曲霉毒素可以致癌、致畸;杂色曲霉毒素作用于肝胆,可诱发癌症;黄绿青霉毒素有强烈的神经毒;橘青霉毒素对试验动物的肾脏有毒性;镰刀霉毒素中如单端孢毒素类中许多种,可能有致癌性。防治此类疾病,首先要识别毒蘑菇,勿食用它们;勿食用霉米、霉面、霉变花生、霉甘蔗等。如有发病,急速送医院治疗,包括洗胃、灌肠、催吐、解毒及对症治疗等措施。
  吸入真菌孢子或真菌产物可以引起过敏性反应,如支气管喘息,常发生于有异位体质的病人。也可发生于正常人。也有所谓“农民肺”(见真菌感染)、“麦芽工人肺”、“剥槭树皮者病”等。支气管喘息常由链格孢、蠕孢、德氏霉、头孢霉、青霉、曲霉等引起。“麦芽工人肺”是在生产麦芽过程中大麦被棒曲霉污染时,工人吸入曲霉孢子而发生的肺部疾病,主要是过敏性肺泡炎。有呼吸困难、发热、疲乏。反复接触吸入孢子,可导致肺部受损。“剥槭树工人病”见于剥槭树皮的工人,症状有咳嗽、发热、呼吸困难、盗汗、胸骨下疼痛等,可逐渐缓解,这是由于吸入生于树皮上的皮质基隐霉的孢子而引起的。其他一些真菌,如链格孢、帚霉等也可引起类似上述症状的过敏性疾病。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3:3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