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眩晕
释义 xuanyun
眩晕(卷名:现代医学)
vertigo
  一种常见症状。患者产生外界景物或自身在运动的错觉,包括旋转感、摇摆感或飘浮感等,是空间定向感觉的分析失谐,多在前庭系突然患病时发生。至于头昏、眼前发黑等不包括在眩晕的范畴之内。
  身体平衡的维持依靠前庭系统、视器和躯体本体感觉。前庭系统对调节身体平衡最为重要。前庭系受到超出日常生活范围的过强的物理性刺激(例如过速的角加速度刺激),或受到化学的、微生物的以及其他的病理性刺激,可引起传入信息左右不均衡,反射性引起平衡障碍和发生眼球震颤,产生眩晕和恶心、呕吐等症状。
  疾病的分类  眩晕虽多见于耳鼻咽喉科疾病,但诱发眩晕的病种遍及临床各科。眩晕疾病的分类有多种方法,下列分类方法是其中一种:①前庭系疾病。前庭器疾病、前庭神经疾病、前庭神经核区疾病。②头颈部疾病。颅内疾病、眼病、颈部疾病、其他。③全身性疾病。心脏病、高血压、血管性疾病、血液病、内分泌系及新陈代谢疾病、植物神经失调、中毒性疾病、其他。④精神神经性眩晕。
  常见的眩晕疾病  引起眩晕的疾病很多,包括多种周围前庭及中枢前庭疾患。病因有炎症、血管疾患、肿瘤、变性、外伤、中毒及原因不明等。一般说来,周围前庭病变引起的眩晕比中枢前庭病变引起者重。急性病变引起的眩晕重,慢性病变则轻微。常见的有以下各种疾患。
  梅尼埃尔氏病  见梅尼埃尔氏病。
  位置性眩晕  眩晕的发生不是自发性,而是诱发性,即仅在取某种头位时发生眩晕,周围前庭病变及中枢前庭病变均可引起发病。周围前庭性者称为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可能因内耳前庭耳石膜病变引起,如外伤、血管疾患、感染等,有人报道尸解时在后半规管壶腹胶顶有变性耳石等沉积物。临床表现仅在取某种头位时出现一过性剧烈眩晕,持续时间很少超过30秒钟,无耳鸣耳聋等症状。取诱发头位时,经数秒潜伏期后出现眩晕及旋转性眼震,重复试验时反应减轻以至消失,称为疲劳现象,隔一段时间后检查又可诱发,前庭功能检查正常或一侧低下。中枢前庭性位置性眩晕主要见于后颅窝疾患,取诱发头位时出现的眼震持续时间长,可出现垂直性眼震,无潜伏期或疲劳现象,多因小脑蚓部疾患引起。
  迷路炎  常继发于胆脂瘤型中耳炎,偶发生于急性化脓性中耳炎。胆脂瘤病变侵蚀骨性外半规管形成瘘孔,引起局限性迷路炎。患者出现眩晕症状,特别是在外耳道作加压或减压试验时,能引起一过性眩晕和眼震,这是由于外耳道压力变化经瘘孔传入内耳,刺激了前庭感受器。病情进展,转为弥漫性浆液性迷路炎或化脓性迷路炎,患者眩晕严重,恶心、呕吐,出现向健耳的眼震,听力从传导性聋变为感觉神经性聋以致全聋。
  前庭神经元炎  为前庭神经单一神经的炎症,可能为病毒感染所致,多见于30~50岁患者,常在感冒后发生剧烈眩晕,伴恶心、呕吐,无耳鸣、耳聋症状。眩晕可持续数日以上,其后转为位置性眩晕,继而症状消失。发病时检查有眼震,前庭功能检查显示一侧功能低下或丧失,无其他神经系统异常。
  药物中毒性眩晕  常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药物如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等对内耳有毒性作用。有些药物以前庭损害为主,有些药物以耳蜗损害为主。易感者常在用药小剂量后即可引起严重损害,例如用链霉素20g以内,甚至数克即出现剧烈眩晕和呕吐,因为多是两侧前庭器官损害,旋转感不明显,主要表现为视物摆动及走路不稳定感,尤其在夜间更为明显。易感性病人多有家族史。另外,若用药过多,特别是肾功能不良病人,可使血浆浓度升高,药物在体内蓄积而损害内耳,出现耳鸣、耳聋和(或)眩晕,检查可有听力和(或)前庭功能损害。
  突发性聋伴眩晕  突发性聋多见于30~50岁病人,可能因血管病变、病毒感染或窗膜破裂引起。病人突然发生一侧耳鸣、耳聋,约40%病例伴有眩晕、呕吐和眼震,病情似梅尼埃尔氏病第一次发作,但常仅犯一次。听力检查呈重度感觉神经性聋,伴眩晕者可有前庭功能损害。
  听神经瘤  发生于听神经的神经鞘瘤。桥小脑角部位发生最多的肿瘤,约占80%,好发于内听道内,尤多发生于听神经的前庭支,肿瘤生长缓慢,逐渐压迫第四颅神经,表现为一耳进行性耳鸣、耳聋,病人可能首先发觉该耳听不清电话,眩晕多较轻微,病情进展可出现平衡障碍,有眼震及患侧前庭功能低下,听力检查为蜗后型感觉神经性聋,晚期出现第Ⅴ、第Ⅶ颅神经症状和脑干、小脑受压症状。X射线摄片内听道扩大,听觉脑干反应测试异常,CT或MRI检查可以发现肿瘤。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椎基底动脉供应内耳、第Ⅷ颅神经、脑干、小脑、大脑枕叶以及颞叶底面。当此动脉系统发生一过性供血不足时,可出现眩晕及其他神经症状。本病远比梅尼埃尔氏病多见,是50岁以上病人发生眩晕的常见原因。病人多有动脉硬化、颈椎病、低血压或高血压。一般认为前庭系供血不足有两种情况:①为多发区域同时供血不足,包括周围前庭及中枢前庭;②较小的单一血管供血不足,形成局限区域血管栓塞。眩晕因周围前庭或因脑干、或因两者同时罹患引起,表现为突然发生短暂剧烈眩晕,伴恶心、呕吐,很少有耳鸣、耳聋症状,有眼球震颤及前庭功能异常。有脑干或中枢罹患者可伴昏厥发作、肢体感觉异常、阵发视力减退、复视、头痛、构音或咽下障碍等。颈椎 X射线相、椎动脉多普勒超声检查或椎动脉血管造影等有助于诊断。
  颈性眩晕  椎动脉在穿行颈椎横突孔的过程中受骨刺压迫,或在颈部受颈肌如前斜角肌压迫,特别是在颈部活动时容易出现供血不足。另外,支配椎动脉的颈部交感神经受刺激致动脉痉挛,也能引起供血不足,出现眩晕、头痛等症状。
  引起眩晕的疾患还有内耳损伤、耳部带状疱疹、内耳梅毒及血管压迫第Ⅷ颅神经引起的“血管神经压迫综合征”等。此外,延髓被盖综合征、小脑出血、第四脑室或小脑蚓部肿瘤、多发性硬化、偏头痛、颞叶癫痫等也常有眩晕症状。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病人主诉头晕、头昏,很少为真正眩晕感,应与上述各种眩晕疾患鉴别。且其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症状显著,如多汗、心悸、多梦、失眠、双侧耳鸣等,无眼震,前庭功能及听力均无异常。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29 3:4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