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社会学习论
释义 shehui xuexilun
社会学习论(卷名:教育)
social learning theory
  亦称造型论(modeling)。这一理论试图使认知心理学与行为改变的原理结合起来,阐明人怎样在社会环境中进行学习,从而形成和发展他的人格特征。这里的社会环境是指那种由人提供的功能性刺激,社会学习即对这种刺激的反应过程。这种学习涉及到一定社会条件下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他人的式样,特别是家长、教师同伴和其他模范人物具有学习模型(learning model)的作用。研究证明,儿童缺失这种学习将导致顺应不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A.班杜拉和W.米切尔、N.E.米勒、J.多拉德和J.B.罗特以及A.W.斯塔茨等一些人是提倡这一理论的重要代表人物。班杜拉近十年来的长期研究结果尤其令人注目。
  社会学习论的重要特点可归纳为:①强调人的行为是内部过程和外界影响复杂的相互作用的产物。②强调人有使用符号的非凡能量。如借助符号表现外部事件,分析自己的经验,与人远距离交往,借助符号进行设计,创造发明等。③强调人有自我调节的能量。人不是消极地接受外界刺激的作用,而能积极地对这种刺激作出选择、组织和转换,据以调节自己的行为;④强调人的思想、感情和行为不仅受直接经验的影响,而且也受观察的影响。通过观察别人所表现的行为及其结果而发生的替代学习(vicarious learning),称作观察学习(observational learning)。 观察学习是社会学习的一个最重要的形式,因此前者几乎成为后者的同义语。社会学习论的基本思想与传统的行为主义观点不同,1971年班杜拉明确指出:对传统的行为主义观点的一个有力批评是它在竭力避开不合逻辑的内部原因时,忽视了认知功能是人的行为的一个决定性因素……社会学习论则特别重视替代、符号、自我调节诸过程所起的作用。
  班杜拉认为,观看模型的行为表现而进行模仿的问题,并不是简单的、直截了当的。班杜拉以幼儿为实验对象作了大量研究,认为影响观察学习的因素甚多:①模型的刺激特性。a.模型的年龄、性别和地位,地位高的易被模仿;b.模型与受试者的相似性,相似性愈小,模仿性愈少。②模型的行为及其结果。a.行为类型,敌对的、攻击性的行为,模仿最容易;b.行为结果,受奖行为较受罚行为模仿的可能性大。③受试者的动机定势。激起动机的教学可使受试者具有注意并学习模型所表现的行为的定势等等。班杜拉和他的同事们认为,观察学习的机制不能简单地用操作条件作用的原理去解释。他们分析这种学习是由注意过程、 保持过程、 动作复制过程和动机过程这四个互相关联的过程构成的。这几个过程以及影响着它们的一些变量图示如下:


  班杜拉等人还用实例和实验阐明认知过程怎样操纵强化作用对控制个人行动中的影响,并决定他们如何估量和选择不同的活动或改变他们的自我概念(self con-cept)。
  社会学习论是分析人的思想和行为的一个理论体系。它是根据认知活动对外界影响的调节去剖析社会行为的学习、动机和强化的,因而被称为一种认知行为论(co-gnitive behaviorism)。据认为,这个理论对培养人的准确技能、积极态度和良好行为,具有一定的意义。
  参考书目
 A.Bandura,Sociɑl Learning Theory,1977.
 G. H. Bower   & E. R. Hilgard,  Theories   ofLearning ,1981.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3:2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