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章太炎
释义 Zhɑng Tɑiyɑn
章太炎(1869~1936)(卷名:社会学)

  中国近代哲学家、中国社会学的先驱者。名炳麟,后改名绛,字枚叔,号太炎。1869年 1月12日生于浙江余杭县,1936年 6月14日病逝于苏州。早年提倡维新变法,后接受孙中山的民主革命纲领,驳斥康有为以保皇对抗革命和托古改制的主张,宣传民主革命。1903年因“苏报案”被捕入狱。1906年出狱后东渡日本,加入同盟会,为该会机关报《民报》主编,后任光复会会长。辛亥革命后,从事政党活动。1913年因反对袁世凯恢复帝制被软禁 3年。1917年后,逐渐脱离民主革命运动,在上海等地讲学,1935年在苏州主持章氏国学讲习会,主编《制言》杂志。他一生著作颇多,约有400余万字。清末出版的《訄书》、《国故论衡》,以及辛亥革命后编定的《章氏丛书》、《章氏丛书续编》,均是生前由本人结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先后出版了《章太炎政论选集》、《章太炎全集》等。
  章太炎早年信奉西方近代机械唯物主义和生物进化论,在他的著作中阐述了西方哲学、社会学和自然科学等方面的新思想、新内容。所著《訄书》一书集中体现了他的社会学思想。章太炎译述的日本社会学家岸本能武太的《社会学》(1902)是中国最早全文翻译出版的社会学著作。该书介绍了英国社会学家H.斯宾塞和美国社会学家F.H.吉丁斯的学说,对社会有机体论的弊端有所校正,阐发了吉丁斯同类意识学说中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的一面,并提倡既重视“臧往”又重视“知来”的进化论观点。
  章太炎的译著及思想观点对社会学在中国的传播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29 0:2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