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格罗斯,G. |
释义 | Geluosi 格罗斯,G.(卷名:美术) Georg Grosz (1893~1959) ![]() 格罗斯的思想左倾,同时有虚无的、无政府主义的意识。1924年,他在《艺术报》上发表一篇文章,声称他当时的中心思想是“对人类的仇恨”。他的作品更多地是表现对社会以至整个人类的嫌弃与厌恶,给人鼓舞的力量不够,但这并不排斥有深刻的思想内容和积极的社会意义。所以鲁迅把格罗斯和K.珂勒惠支并列,称他们是“新的战斗的作家”,说他的作品“漫画而又漫画”。早期代表作有《献给奥斯卡·巴尼查》(1917~1918),把一个人的葬礼描绘成社会动乱的场面。《现役合格》(1918)表现了作者对战争的反感。《共和国的自动装置》(1920)是一幅揭露资本主义“民主选举”实质的政治讽刺画,采用了意大利形而上画派画家G.de基里科的画法。同一年创作的《工程师的心田》,用拼贴的方法塑造了一个阴险的机械师的形象。漫画《这里有贫民的气味》、《早晨5点钟》,是刺向统治阶级的锋利匕首。格罗斯对社会上流行的庸俗的小市民气的冷嘲热讽,也有犀利的锋芒,如《单恋的男人》、《争吵》等。主要画集有《统治阶级的嘴脸》(1921)、《惩罚随之而来》(1923)、《小市民的镜子》(1925)等。法西斯上台后,格罗斯于1933年被迫离开德国到美国避难,在纽约大学生联盟任教。由于远离火热的斗争,政治热情消失,后期作品失去了原来的战斗气息。1951年访问柏林,于1959年回柏林居住,但不久即去世。代表作还有《支撑社会的人们》(1926)。 ![]()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