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洪深
释义 Hong Shen
洪深(1894~1955)(卷名:中国文学)

  现代剧作家、戏剧理论家、电影编导。字伯骏,又名浅哉。江苏武进人。自幼喜爱文艺。1912年考入清华学校(清华大学前身),在校期间经常参加业余戏剧活动。1915年创作处女作《卖梨人》,1916年又创作多幕话剧《贫民惨剧》并参加演出,初步显露出编剧和表演才能。1916年夏留学美国,就读于俄亥俄州大学,攻读烧磁工程专业,同时选修文科课程。因爱好戏剧,接受友人建议,于1919年转学哈佛大学,专攻戏剧,并在波士顿表演学校学习表演艺术。留美期间,曾用英文写作《为之有室》、《虹》等剧。
  1922年回国,洪深除在大学任教外,主要从事戏剧运动和创作,是中国话剧事业的奠基人之一。1922年冬创作成名之作《赵阎王》,通过一个老兵的经历和内心活动,揭示出军阀混战的罪恶。1923年加入戏剧协社,任排演主任,在他的倡导主持下,戏剧协社实现了话剧的男女合演。1924年,根据英国剧作家王尔德原著,改编并演出了《少奶奶的扇子》,建立起正规的排练演出体制,演出受到观众欢迎,获得很大的成功。1926年创立了学生剧团──复旦剧社,1928年又加入了田汉领导的戏剧团体南国社,此后与田汉长期合作,共同耕耘话剧园地。1930年中国左翼剧团联盟成立,洪深是主要领导人之一。由于接触到戏剧界的共产党人和受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影响,这时“个人的思想,对政治的认识,开始有若干改变”(《洪深选集·自序》),30年代初创作的《农村三部曲》──《五奎桥》、《香稻米》、《青龙潭》,是洪深的代表作,也是现代文学史上较早出现的反映农村生活和农民反抗斗争的剧本。特别是《五奎桥》,情节集中,冲突尖锐,人物性格比较鲜明,李全生的忠厚正直,勇于斗争;周乡绅的阴险跋扈,伪善奸诈,以及祠堂看守人的胆小怕事,左右逢源等都写得生动真切,给人留下深刻印象。《香稻米》对“地主乡绅们,执行‘六法’维持秩序的官吏们,放高利贷的资本家们,代表帝国主义者深入农村进行经济侵略的买办们,以及依附他们为生的鹰犬走卒们”(《洪深选集·自序》)作了有力揭露。它所揭示的丰收成灾、谷贱伤农的原因,以及展现出的江南农村破产的过程也真实可信。《农村三部曲》虽也存在着未能指出农民真正出路的局限,特别是《青龙潭》较多写到农民迷信守旧的一面,并且流露出作者的某些改良主义思想,但就总的倾向而言,比《赵阎王》有了明显的进步,是左翼戏剧运动的重要收获。
  1936年洪深担任《光明》半月刊主编,积极提倡“国防戏剧”,由他执笔写成的《走私》、《咸鱼主义》等剧本迅速反映了日益高涨的抗日救亡的现实生活,并开辟了戏剧集体创作的新途径。1937年抗战爆发后,他与金山、王莹、冼星海等组成上海救亡演剧队第二队,辗转各地,宣传抗战,1939年出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六处一科科长,主管戏剧工作。抗日战争期间,洪深先后写了《飞将军》、《包得行》、《黄白丹青》等反映战时军民生活的剧本。抗战胜利后则有《鸡鸣早看天》、《女人女人》等问世,反映了战后社会生活的动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洪深任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对外文化联络局局长,中国人民对外文化协会副会长等职。创作有五幕话剧《这就是“美国的生活方式”》。1955年因患肺癌于北京逝世。
  洪深一生追求真理,正直豪爽,具有强烈的爱国心和正义感。1930年(一说1929年)为抗议在上海上映美国辱华影片《不怕死》,他挺身而出,在文化界和社会上激起巨大反响。抗战初期在武汉面斥汪精卫的悲观亡国谬论,解放战争时期在重庆、上海保护进步学生、同国民党特务斗争等壮举均为人所熟知。他一生始终关心民族和国家的命运,以戏剧为武器,同帝国主义、封建势力进行不懈的斗争。
  洪深的剧作共有30余部,另改译外国剧作多部。他的创作态度严肃认真,不趋时,不复古,不猎奇,也不写身边琐事,以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着力描写贫富不均、军阀混战、 农村破产、 抗战风云、反帝斗争等重大题材,表现富有教育意义的主题。他的作品都是“有所为而写,有所感而写,为一个当前的问题而写”(夏衍《为中国剧坛祝福》),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性和较强的现实性。但由于某些作品是为某一宣传目的而写的“急就章”,再加之作者习惯于用归纳论证的理性态度进行创作,致使一些作品生活实感不足,思想倾向性与生活真实性未能很好结合,时而显露出某些理性分析的痕迹和概念化的倾向。
  洪深的剧作大都结构严整,风格朴实。剧情一般比较单纯,作者常在主线下安排多种生活断面,或加入喜剧性的插曲,以求剧情的丰富和变化,但有时不免失之于零散,未能达到预期的目的。洪深追求艺术的创新,曾尝试过多种表现手法。像《赵阎王》用心理活动和内心冲突来组织情节,《樱花晚宴》通过梦境和鬼魂表现对现实的控诉,《米》打破时间开展的顺序,通过三个场景写出对同一问题的三种不同的答案,《这就是“美国的生活方式”》不设中心情节,用多种生活片断共同说明一个主题等,都很新颖别致,富有启发性。此外,《赵阎王》的人物全用男角,《女人女人》全用女角,也是一种尝试。


  洪深在戏剧理论方面,造诣很深,成绩卓著,是现代文学史上屈指可数的戏剧理论家。他强调戏剧为人民,表现时代精神,提倡现实主义创作原则,并能从中国社会生活和民族心理习惯出发,从戏剧创作实践出发,不断发展和充实自己的理论论述,总结出许多有益的经验。主要论著有《洪深戏剧论文集》、《编剧二十八问》、《电影戏剧表演术》、《电影戏剧的编剧方法》、《现代戏剧导论》(即《〈中国新文学大系〉戏剧集导言》)、《戏剧导演的初步知识》、《戏的念词与诗的朗诵》、《抗战十年来中国的戏剧运动与教育》等,内容包括编剧理论、导演、表演、发声学、朗诵学、灯光布景、舞台美术、世界戏剧史、中国话剧运动史以及剧作评论等各个领域,不仅提供了大量有价值的资料,而且包蕴着作者的真知灼见,是我国现代戏剧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洪深1924年写的《申屠氏》是中国第一部电影文学剧本,接着又创作了《冯大少爷》、《早生贵子》、《爱情与黄金》、《歌女红牡丹》、《旧时京华》、《劫后桃花》、 《新旧上海》、 《女权》、《社会之花》、《夜长梦多》、《乱世美人》、《风雨同舟》、《鸡鸣早看天》(根据同名话剧改编)等30余部电影剧本,为电影文学的发展开拓了道路。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28 20:3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