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水洞沟遗址
释义 Shuidonggou yizhi
水洞沟遗址(卷名:文物 博物馆)
Shuidonggou Site
  中国华北地区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遗址。在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县东北35公里水洞沟西南的崖壁上。1920年,比利时神父P.绍特发现。1923年,法国古生物学家德日进(1881~1955)和桑志华发掘。稍后有学者将其与内蒙古萨拉乌苏等地的发现合称为“河套文化”,认为是旧石器时代中期的文化遗存。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和古人类研究所、宁夏博物馆、宁夏地质局区域地质调查队等单位,先后于1959、1963和1980年对水洞沟进行发掘,获得了更多的石制品和动物化石,还发现了骨器、饰物和磨盘等。经过研究确认,水洞沟文化与萨拉乌苏属不同的文化,澄清了所谓“河套文化”问题。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水洞沟遗址第四纪堆积物沉积厚度为20米左右,系由砾石、砂、粘质砂土、粉砂、淤泥和泥炭等构成的河湖相沉积,分上下 2层。地质年代属晚更新世晚期和全新世早期。据1980年 9月所取标本的碳14测定数据和铀系法测定数据,水洞沟下文化层距今 40000~15000 年,属旧石器时代晚期。上文化层,距今 5940±100 年,属新石器时代。
  通过3次发掘,共发现石制品近2万件。原料以硅质灰炭岩和白云岩为主,石英岩和燧石次之。下文化层以大型器为主,形制多为规整的石核和长石片,主要用锤击法打制,台面普遍经过修理。石器以尖状器、端刮器和新月型刮削器最具特色,而以凹缺刮削器数量最多,大部分用石片和长石片加工而成,以腹面向背面加工为主。也有少量雕刻器。小型石制品数量很少,有柱状、楔状、多面体石核和砸击石片等。石器以拇指盖状刮削器、钻具为代表。动物化石 15 种,主要有披毛犀、普氏野马、野驴、普氏羚羊、鹿属、牛属和鸵鸟属等。动物群的性质表明,当时的水洞沟一带以草原为主,兼有针、阔叶林,附近可能还有荒漠、沙滩,气候温暖。另外,还发现有骨锥和用鸵鸟蛋壳做的装饰品。上文化层除发现水洞沟文化遗物外,还发现有典型的细石器,以及磨制石器、陶片、鞍形磨盘、磨棒和陶片等。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6:1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