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水生生物慢性毒性试验
释义 shuisheng shengwu manxing duxing shiyan
水生生物慢性毒性试验(卷名:环境科学)
chronic toxicity test for aquatic organism
  测定低浓度污染物对水生生物生活周期的毒作用,用以评价污染物毒性的实验方法。这种测试方法可求出污染物的最大容许浓度,为制订水质标准提供依据,因此20世纪60年代以来,受到普遍重视。
  试验方法  慢性毒性试验可在水生生物的生长、繁殖、卵的孵化和幼体发育等生命活动的各个主要阶段进行。在实验室条件下,一般要使用流水装置,以保持毒物浓度恒定;还要保持生物良好的生活条件,如食物、氧气、pH值等。所得到的存活率、生长率、产卵率和孵化率等数据最后用统计方法处理。
  有关指标  生长率是慢性毒性试验常规测定的指标。污染物对生物摄食、消化、吸收和代谢等生理活动的影响,都在生长率上得到反映,反过来生长状况可以反映水质状况。多数污染物在低浓度时对生物生长有害,例如水中含有铜、铬、铅、狄氏剂、六氯苯、五氯酚钠、亚硝酸钠、聚氯联苯、酚、游离氯、氯胺和洗涤剂等可使溶解氧降低,影响水生生物生长。有些污染物对生物生长没有明显影响,如鱼类的DDT慢性中毒对生长并没有明显的影响。少数污染物,如低浓度的锌反而有刺激生物生长的作用。另外,低浓度污染物对生物生长的影响因生物种类而异,例如原油污染对虾和牡蛎的生长没有影响,对鱼和藻类的生长却有抑制作用。在许多情况下,由于生物的生理调节作用,污染物对生物生长的影响具有暂时的性质,随着时间的延长,生长可得到补偿。如幼鱼在含铜的水体中,前10天生长受到影响,比在无污染水体中生长缓慢;由于对环境逐渐适应,20天后生长能力可得到完全恢复,并且赶上在无污染水体中的生长速度。用聚氯联苯处理幼鱼48天,生长明显下降,但到了128天,生长状况同对照组的鱼并无差异。试验时除测定生物的体长和体重外,有时用测定骨胶原或核糖核酸(RNA)和去氧核糖核酸 (DNA)之比作为生长指标。同测定体长、体重相比,测定食物转化效率更有意义。
  污染物对水生生物繁殖过程有多方面的危害。以繁殖为指标得出的安全浓度,通常只有急性试验所得的半数致死浓度(LC50)的1/100至1/10,甚至只有 1/500至1/200。鱼类产卵量的降低是一些重金属慢性中毒的灵敏指标。如0.18 毫克/升的锌使雌鱼产卵次数明显减少,产卵量不到正常鱼的1/5;0.33微克/升的铜,使雌鱼完全不产卵。影响产卵的浓度低于影响存活和生长的浓度。产卵量的降低表明性腺发育过程受到危害。镉使雄鱼精巢出血坏死。六氯苯使雌鱼出现大量闭锁细胞,卵黄的形成受到抑制。西维因、敌敌畏使鱼卵黄处于重新吸收状态。硫酸二甲酯 (DMS)使鱼的二级卵母细胞核内的核仁变大,数目增加,位置改变,RNA含量比正常的高1/5,配子发生过程受到抑制。
  试验周期  一次试验所需的时间同受试生物种类有关,如以鱼类为试验对象,一般需一年左右,溞类一般需3个星期。对于一些危害大的蓄积性污染物如甲基汞、镉和铅等,慢性毒性试验不仅要包括一个生活周期,而且要延续三代。试验时还要结合生长、繁殖等生物学指标,测定污染物的积累、分布和释放情况。如甲基汞在鱼体内迅速积累,第二代和第三代鱼卵和胚胎均有从亲鱼转移下来的大量汞残留。
  水生生物慢性毒性试验周期较长。为了缩短周期,一是寻求性成熟时间短的生物作试验对象,如溞、糠虾、变形虫等。二是探索用短期毒性预报慢性毒性的可能性。如在鱼的生活周期中,幼鱼发育阶段一般要比其他发育阶段对毒物更为敏感,所以只进行幼鱼发育阶段的毒性试验,便能预报毒物对鱼的慢性毒性。其他如生物的生理、生化和行为反应也可作为污染物慢性毒性预报的依据。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28 18:5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