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电影文学
释义 diɑnying wenxue
电影文学(卷名:电影)
film literature
  主要指电影剧本,还包括影片中的解说词、歌词等,是有别于抒情文学、叙事文学、戏剧文学的一种新的文学样式。
  影片的剧作者,称为影片的编剧。专门从事电影剧本创作的作家,称为电影剧作家。电影编剧的任务是创作可供拍摄的电影剧本。他可以直接根据生活素材创作,也可以根据其他文艺作品改编。改编无论在内容或形式都是一种创作。
  电影剧本摄制成影片的过程,是一种再创作。电影剧本所提供的思想内容、艺术形像及风格样式,是影片摄制组各部门在经常是由导演提出的解释与构思下进行再创作的共同基础。
  电影特性  电影剧本用文字塑造艺术形像,反映社会生活,表现编剧对生活的感受、认识和态度,是一种文学作品,可以供读者阅读和欣赏。电影剧本的完成,意味着影片的剧作阶段告一段落,然而就影片的全部创作过程来说,电影剧本还不是最后完成的电影艺术,还需要通过影片摄制工作来创造作为综合艺术的银幕形像。因为电影剧本主要是为拍摄影片而创作的,所以它必然要受到电影特性的制约,必须符合电影作为一种综合艺术的规律。对于电影剧本来说,它既属于文学的范畴,又受到电影特性的制约和支配,因而它是文学特性和电影特性的辩证统一的产物。电影剧本如果不适宜拍摄成影片,如果脱离了电影艺术的基本规律和要求,就失去了自己独特的美学价值,也就不能成为一种新的文学样式。电影的特性决定着电影文学的特性,只有遵循电影的特性,才能创作出真正符合要求的电影剧本。电影编剧虽然用文字来描写,但他却是按照电影的方式来思考的。在剧本的构思写作阶段,就要对生活素材和生活感受作出最先的电影式的处理。
  电影艺术有着丰富的表现手段。电影通过银幕的声画形像直接诉诸观众的视觉和听觉,因而银幕形像具有可见可闻的生动性、具体性和直接性,即“直观性”。电影剧本以文字作为自己的手段和物质材料,它塑造的文学形像是非“直观性”的,只能通过文字中介,让读者达到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艺术效果。因此电影剧本所创造的文学形像,还须通过读者的理解和想象才能实现。但是,电影剧本所创造的文学形像,又不同于其他样式的文学作品所创造的文学形像,它有着自己鲜明的特点:电影剧本的一切内容,必须能够通过影片的摄制,在银幕上以电影的各种艺术和技术手段体现出来。电影剧本的电影特性,首先表现在它能够显现出鲜明的动作性和画面感。读者在阅读电影剧本的过程中,几乎可以看见和联想到未来影片中一幅幅运动着的视觉画面,而这些画面又和语言、音乐及音响效果用各种方法进行着配合。其次,还表现在它能让读者清楚地感觉到未来影片在镜头组接的电影蒙太奇中所显示出来的逻辑关系和丰富的潜台词。电影剧本中这种足以体现电影特性的动作性、画面感及蒙太奇效果,使它产生了有别于其他样式的文学作品的电影化特征,给予它的读者一种为电影剧本所特有的审美享受。与此同时,电影剧本所创造的文学形像,也就成为未来影片的银幕形像的根据和胚胎。
  文学价值  作为影片基础的电影剧本,必须具备文学价值。电影剧本的文学价值,主要指作品的思想内容、人物形像和艺术形式上所具有的审美价值。电影文学的中心任务是塑造人物形像。电影剧本的思想内容主要是通过人物形像来体现的,一切艺术手段都是为塑造人物形像,决定电影剧本文学价值高低的主要依据,是剧中人物形像的真实性、生动性、独特性和典型性,是形像与思想的统一,即鲜明的艺术形像与深刻的思想内容的和谐统一。
  影片的文学价值由电影剧本所提供。电影导演在拍摄影片时,充分发挥电影艺术的各种表现手段来体现、丰富和提高电影剧本所提供的这种文学价值。一部影片总的艺术价值,除了它的文学价值外,还有它在电影导演艺术、表演艺术、造型艺术及音乐艺术等方面的审美价值。
  电影剧本和电影导演之间存在着彼此相互依赖的关系。电影剧本如果得不到优秀的导演处理,它的文学价值就不能在影片中充分显现出来。电影导演如果没有优秀的电影剧本作为自己再创作的基础,也难以用电影艺术的手段拍摄出一部具有高度艺术价值的影片。就剧本和影片的关系而言,至少有两种可能:通常的情况是,剧本的文学价值在影片中得到了充分的显现,或者说影片较原剧本有所提高;也有另一种情况,影片不如原剧本,剧本的文学价值遭到削弱。
  产生与发展  电影剧作的产生和发展,是电影艺术走向成熟的需要。也是电影艺术日趋成熟的必然结果。电影剧作的发展又促进了电影艺术的繁荣和进步。
  在电影艺术发展的早期,既没有完整的电影剧本,也没有专门的电影编剧,电影导演按照自己的创作意图拍摄一些故事情节十分简单的无声短片。电影艺术在和文学、戏剧不断结合的过程中逐步走向成熟,作家和剧作家纷纷参加到电影创作中来,成为电影剧作家,从而出现了电影编剧与导演的创作分工及他们各自工作的相对独立性。开始,电影编剧只是为影片摄制提供一个创作意念、故事梗概、拍摄大纲,然后由电影导演在拍摄过程中进一步丰富、补充、加工和具体化。后来,出现了比较详尽的电影脚本,这是电影剧作的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然而,电影脚本的创作,只是为拍摄影片服务,它只是存在于影片创作过程的“内部”,还不是一个具有自身艺术价值的独立作品。在电影脚本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电影剧本,才成为一个具有自己的艺术价值的完整的作品,并成为一种新的文学样式。电影剧本的出现和繁荣,是电影文学成熟的标志,也是电影艺术成熟的重要标志。有声电影的出现,是促使电影剧本走向成熟的一个重要动力。不是文学从外部把电影剧本强加于电影艺术,而是电影艺术的历史发展本身促使了这种新文学样式的产生,在此过程中,文学起了帮助它改善和成长的作用。电影文学的成熟和电影艺术的成熟是相辅相成的,它们互相渗透,互相推动,并肩前进,共同繁荣。
  在中国,洪深是第一个主张写并写出了电影剧本的人。1922年,他受聘于中国影片制造股份有限公司,创作了历史题材的电影剧本《申屠氏》。后该公司夭折,没有拍成影片。1925年,《申屠氏》在《东方杂志》第22卷第1号到第3号上发表,是中国第一个比较完整的电影剧本。
  中国早期的电影创作很落后,长期受半封建半殖民地影响,游离于“五四”新文学运动以外。中国共产党较早地认识到了电影艺术的群众性和战斗性,1932年党的地下组织在瞿秋白的直接领导下成立了由夏衍负责的党的电影小组,电影小组极其重视电影剧本的创作,写出了第一批反帝反封建的电影剧本,如夏衍的《狂流》,田汉的《三个摩登女性》、阳翰笙的《中国海的怒潮》等。党的电影工作者不但自己勤奋劳作,同时也帮助修改或影响其他的电影剧本创作,这些革命的和进步的电影剧本给电影创作带来了新的思想、新的题材和新的形式,从而促使左翼电影创作高潮的出现,初步形成了中国电影的现实主义传统。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伊始,建立了领导和组织电影剧本创作的专门机构:北京中央电影局剧本创作所和上海电影剧本创作所。以后,各故事片厂都设立了由专业电影编剧和电影编辑组成的电影文学部门,组织和团结专业电影编剧、作家以及广大业余作者为制片厂创作可供拍摄的电影剧本,电影文学在电影创作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得到了充分的肯定和重视。与此同时,电影剧本作为一种文学样式推向了社会,在专门性的电影刊物和一般文学刊物上发表的或印成单行本的越来越多,为广大读者所接受和喜爱。基于电影剧本具有自己的文学价值和独特的美学价值、在中国已经成为深受欢迎的文学读物和得到公认的文学样式这一基本事实,电影剧本已经被电影文学剧本这个更加明确、更加完整的概念所逐步取代。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5 1:0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