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佛山祖庙戏台 |
释义 | foshɑnzumiɑo xitɑi 佛山祖庙戏台(卷名:戏曲 曲艺) 清代戏曲文物。位于广东佛山祖庙前灵应牌楼的南边,始建于清顺治十五年(1658),初名“华封台”。光绪二十五年(1899)重修,为庆贺慈禧60寿辰,改名“万福台”。 佛山祖庙戏台为木构建筑,形制精巧,华丽壮观。平面宽12米,深11米,近于正方形;总高度20米。在戏台的中间处,以整片镂花贴金木雕屏分隔成前台和后台。后台3面围以砖墙。前台台前4根立柱,柱顶均饰镂空木雕花芽子,中间两柱间距很大,适宜演出。梁柱之上是卷棚歇山屋顶,水腰瓦屋面,四檐飞翘如翼,檐脊饰龙狮等兽,檐角各悬铜钟一枚,风摇钟响,闻于远近。前台檐下嵌木雕封檐板,上刻 5组戏曲人物故事,形象颇为生动。台前边柱上原有楹联是:“顷刻驰驱千里外,古今事业一宵中”,今已不存。台下为室,供存放戏箱杂物之用。 大雕屏是这座戏台最精彩的部分。整爿雕屏分上下两层。上层正中置神龛,神龛两旁各列木雕狮子一头,所有人物、鸟兽及植物花纹,均极精细。下层正中是一组《曹操大宴铜雀台》戏曲镂空雕像,粗犷豪放,栩栩如生。其上是正书“万福台” 3个大金字,周围镂以花纹图案,两侧有篆书“传来往事留金鉴,谱出高歌彻紫霄”对联一副。对联两边设“出将”、“入相”二门,为演员上下场所用;两端又有“蹈和”、“履仁”二门,供乐队和杂务人员出入。由于雕屏镂工精细、敷金贴彩,使整个戏台金光闪耀,璀灿夺目。 戏台两侧有长廊,长廊上面的观楼,是达官贵人看戏的“官厢”。戏台前面是用白色长条石铺砌的广场。戏台、长廊和广场构成一个整体,是清初戏台中保存得较完好的一座。(见彩图)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