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皇史宬
释义 Huangshicheng
皇史宬(卷名:图书馆学 情报学 档案学)
  中国明清时期的皇家档案库。位于今北京南池子大街。明嘉靖十三年(1534)至十五年建成,为中国保存最完好的古老档案库。初建时,命名神御阁,拟藏历代帝王画像、实录、宝训;建成后,更名皇史宬,收藏宝训、实录,帝王画像则另由景神殿庋藏。
  皇史宬总面积 8460余平方米。 正殿为庑殿式建筑,沿古代石室金匮之制,全为砖石结构,不用木植,既有利防火,又坚固耐久。室内筑有1.42米高的石台,上置贮藏档案的雕龙云纹镏金铜皮木柜 152具。铜皮木柜既能防火,又可防潮,有利档案文献的安全保护。正殿东西各有配殿 5间,砖木结构,仅为衬托。东配殿北侧有座碑亭,重檐二重四角方形,是清嘉庆十二年(1807)重修时增建。皇史宬除收藏实录、圣训外,还收藏过明清两代玉牒、《永乐大典》副本、大清会典、题本的副本、朔漠方略以及各将军印信等。实录、圣训、玉牒送往皇史宬收藏时,要举行“进呈”、“祭告”、“奉安”等仪式;启匮查阅时,也要“焚香九叩首”。明代由司礼监管理。清代由内阁满本房掌管收藏事宜,另设守尉3人,守吏16人,负责守卫和管理。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占北京,进驻皇史宬,建筑、设备及所藏蒙受很大破坏和损失。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几经修缮,1982年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由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管理和使用。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78206条中英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28 19:09:51